销量“起飞”,小鹏汽车期待盈利
2025/08/20 | 记者 赵昱 | 编辑 郝琳
摘要:希望9月起稳态交付4万辆
车企迎来财报密集披露期。8月19日,小鹏汽车(XPEV.NYSE)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示:期内其交付新车19.72万辆,同比增长279.0%;实现营收340.9亿元,同比提升132.5%;毛利率16.5%,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净亏损1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5亿元大幅收窄。与吉利、零跑一样,小鹏汽车也交出了号称是“史上最强”的半年报。
仅就第二季度来看,小鹏汽车期内营收同比增长125.3%至182.7亿元;整体毛利率、汽车毛利率分别为17.3%及14.3%,同比均有所提升;净亏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6亿元净亏实现收窄。第二季度其累计交付新车10.32万辆,创历史新高。
小鹏汽车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图/财报截图)
市场表现的提升带来了明显的规模效应。今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旗下汽车销售业务的营收为312.5亿元,汽车毛利率为12.6%,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余下28.3亿元营收来源于服务及其他收入,这部分收入的增长主要由于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加,以及零件及配件销售收入随汽车销量增长。
按照相关业务收入/销量的方式简单计算,期内,小鹏汽车单车均价约为15.85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6.76万元下滑近11万元。
自去年8月底上市以来,11.98万元起售的纯电轿车小鹏MONA M03因其性价比优势快速抢占市场,至今年6月已连续10个月交付超万辆。不过在快速拉升小鹏汽车整体交付量的同时,售价较低产品也会拉低品牌车型的平均售价。
当被问及产品均价下滑是否意味着品牌定位向下时,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同日举办的业绩会上澄清,实际上小鹏汽车产品的售价区间始终在10万至50万元之间。公司内部将这个问题拆解为几个方向:一是产品怎么布局,二是如何借助科技实现更好的溢价,三是如何通过情绪价值提升溢价,四是如何依托品牌获取更高溢价。“目前我们在这几个方向上在进行全面布局。”
据他介绍,马上要发布的全新P7是30万级,四季度发布的X9超电版本是40万级,相比品牌现有车型的平均售价都要更高。2026年是小鹏汽车的产品大年,届时将有多款新产品面世。
为强化科技属性以支撑高价位车型的竞争力,小鹏汽车从三季度上市的小鹏G7和P7开始,陆续为旗下车型的Ultra版本搭载三颗自研的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达到2250 TOPS。另外,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将在2026年量产,并在部分区域开始试点Robotaxi运营和服务。
但随着市场格局变化,何小鹏已清晰认识到,科技不能再是小鹏汽车的唯一长板。曾因外观设计频遭外界诟病的小鹏汽车,如今已在设计理念上做出调整,即将上市的全新 P7 便率先打出 “颜值牌”。何小鹏直言,“最近我们期望把原来的科技长板,特别是在辅助驾驶长板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全新的长板——颜值。换个角度说,颜值做好了之后,整体的溢价、转换、营销都有很大的变化。”
与零跑汽车一样,小鹏汽车也在探索海外市场的更多可能。2025年上半年,小鹏汽车正式进入英国、意大利、爱尔兰、芬兰、波兰、瑞士等国家和地区,期内在海外交付新车1.87万辆,同比增长217%。何小鹏透露,到2027年,小鹏汽车在品牌全球化竞争中的布局将进一步提速。
第三季度,小鹏汽车提出11.3万-11.8万辆的交付指引,较二季度环比增加9.5%-14.4%;对应的营收预期为196亿-210亿元,环比增加7.3%-14.9%。随着全新P7的交付,小鹏汽车管理层期望从9月起,公司月交付量能稳健地超过4万辆。
业绩会上,管理层暂未给出具体的盈利指引,且相较于何时盈利,媒体和投资人也更关注小鹏汽车在科技方面的突破。不过何小鹏坚信,基于公司在各个方面的布局,小鹏汽车的单车平均售价会不断提升,他也期待公司的毛利和净利都会越来越高。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