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7年,羽生结弦终于大学毕业了
2020/12/15 | 作者 王瞻 | 收藏本文
摘要:在中国网络上,祝贺羽生结弦毕业的信息在粉丝群里层出不穷,有关日本运动员“边读大学,边从事竞技体育”的培养模式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在很多粉丝眼里,没有比“文武双全”更能形容羽生结弦的词了。
据日本媒体11月8日报道,蝉联两届冬奥会男子花样滑冰冠军的羽生结弦在今年9月20日取得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毕业证书。由于新冠疫情尚未得到控制,早稻田大学只得选择举办网上毕业典礼,羽生没有出席。日本电视台笑称,感谢新冠疫情给了羽生结弦写论文的时间。
今年3月,羽生结弦的名字和都灵冬奥会女子花滑冠军荒川静香以及里约奥运会游泳铜牌获得者濑户大野一起登上了早稻田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名单。但随后,大学方面刊发了道歉信并删除了羽生的名字,这相当于宣布,2013年入学的他再度延期毕业了。
早稻田大学给羽生结弦立下的最后时限是2021年3月,这已经是大学给“知名运动员”开出的最优厚条件了。如果超过8年,羽生结弦不得不面临退学的窘境。今年8月25日,羽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已经完成了毕业论文。截至目前,他未对毕业发表任何评论。
“羽生结弦大学毕业了”也登上中国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榜,祝贺信息在粉丝群里层出不穷,有关日本运动员“边读大学,边从事竞技体育”的培养模式引发不少人的讨论。
2018年2月17日,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在江陵冰上运动场举行,日本选手羽生结弦以317.85分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日本三地高校展开花滑人才竞争
成立于1987年的人间科学学部是早稻田大学最年轻的院系级单位之一,也是唯一可以通过线上教学取得学位的院系。除了羽生结弦之外,棒球选手青木宣亲、鸟谷敬,漫画《假面超人》作者菅谷允,偶像组合KAT-TUN成员中丸雄一等等,都是这个专业的毕业生。
2013年,羽生结弦没有选择特招入学,而是参加了早稻田大学举办的普通入学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阶段,笔试要提交3000字的入学志愿书,第二阶段的考试会根据考生提供的学习计划进行面试。
才入学一年,羽生结弦在索契冬奥会夺冠后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与早稻田大学校长见了面。面对镜头,羽生说:“我对心理学、统计学以及数学都感兴趣,希望运用‘人间科学’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花滑技术以及艺术表现力。”他还给早稻田大学打了广告,双手比出象征早稻田大学的“W”手势留影……有了金牌加持的羽生,早稻田大学也收获了最好的宣传员。
“早稻田不是日本最好的大学,却是日本最有名的大学。”许多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如此评价。自1882年创立以来,早稻田大学培养出的知名校友遍布全球。相关大学排行榜中,拥有雄厚资本和影响力的老牌私立大学早稻田以培养出533名体育明星霸居榜首,日本大学和明治大学分列第二、三位。
正是因为喜欢羽生结弦,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张倩也开始接触花样滑冰。她告诉《凤凰周刊》,早稻田大学有自己的冰场,还有顶尖教练,“除了羽生结弦,荒川静香和町田树这些一流选手均就读于此”。
“能与顶尖选手平日里在同一个场地练习、交流,他们对后辈的提携力量更是不容小觑。逐渐的,大学也有了自己的特色项目。”张倩进一步说,“各个私立大学的侧重点不同,早稻田大学除了花滑以外,棒球和美式足球都很出名,校级选手的水平就是国际水准。”
此外,名古屋的中西大学、大阪的关西大学也拥有众多知名花滑选手。在日本花滑圈内,东京、名古屋和大阪三地大学之间形成了人才培养的良性竞争,并给优秀的运动员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平台。
在日本,最知名的大学生体育赛事莫过于“箱根驿传”了。其正式名称为“东京箱根间往复大学驿传竞走”,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长跑接力比赛。早稻田大学的大迫杰、东洋大学的服部勇马、驹泽大学的中村匠吾等知名国际马拉松选手,都曾在箱根驿传中初露锋芒。
大迫杰被马拉松爱好者视为“传奇”。他身高1米68、体重53公斤,小小的身体迸发出的是惊人的能量。作为主力,大迫杰四度代表早稻田大学参加箱根驿传赛程。毕业时,大迫杰在评价四年的大学生活时说:“虽然自己作为体育特长生入学,但在早稻田的马拉松社团里,无论是学习还是比赛,我们都是平等的。早稻田大学教会了我‘不思考,不努力,就不会有结果’。”
“未来的奥运冠军也许就在我身边”
正是在《排球女将》《棒球英豪》《灌篮高手》《足球小将》这些动漫的推波助澜之下,很多中国人选择去日本旅游甚至留学,踏上了自己的“巡礼”之旅。
张倩向《凤凰周刊》回忆起当年在电视机前观看索契冬奥会男子花滑比赛的感受,“羽生结弦就是把漫画和现实,把阳刚和柔美融合得最完美的人。”她如此感慨道。
偶像的力量是强大的,2015年年初,张倩开始练习花样滑冰。谈到自己从喜爱到尝试的转变时,她直言:“很多中国粉丝跟我一样喜欢花样滑冰的速度与美感,也喜欢看像羽生结弦这样的世界级明星对艺术的独到诠释,但由于生活的城市中没有冰场,无法亲身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
开始学习花滑后,张倩感觉到自己与世界冠军之间不再是观众与运动员的距离了。张倩所在俱乐部的教练山田真实,正是羽生结弦的启蒙教练。“俱乐部里有很多从小立志拿冠军的孩子,他们对教练的感觉是既尊敬又害怕,有的孩子甚至不敢在训练中直接和教练对话,而要通过教练的秘书传达。”张倩笑称,“当然,请知名教练辅导,花费也是不菲的。”
张倩算了一笔账:一双冰鞋75000日元,磨一次冰刀要2000日元;教练课程是以10分钟为单位起计算,每小时收取6000日元;冰场的使用费每个月5800日元;如果想要参加评级考试,从服装到音乐,从编舞到教练陪同,花销就更庞杂了。张倩坦言,自己学习花滑一年的费用将近100万日元(约合6.5万元人民币)。
尽管花销不菲,仍然能看见冰场内努力的身影和冰场外家长期待的眼神。张倩感慨说:“我20岁才开始学花滑,目前已经卡在2周跳这个坎儿上。而这些孩子们不一样,未来的奥运冠军也许就在我身边。”
从“看”体育到“看懂”体育
曾经在日本媒体供职的卢杰向《凤凰周刊》分享了她对日本体育培养模式的看法。“体育社团是日本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社团成员距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很多人的水平也是惊人的。”不过卢杰承认,像羽生结弦这样的选手依然是凤毛麟角,“天才很难复制”。
和羽生相比,另一位花滑选手铃木润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和羽生是同龄、同乡,也是从小学习花滑,还和羽生一起参加过日本全国比赛,并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但是,腰伤导致铃木润提前放弃了竞技体育之路。为了备战高考,他从高二开始不得不选择暂别冰场。
经过两年的复习,铃木润考上了北海道大学。之后他再度走进冰场,代表北海道大学参加了全国锦标赛。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能够回归冰场的动力不是取得什么名次,而是对于花样滑冰的爱。”今年3月,铃木润从北海道大学毕业,凭借在美国化工学杂志上刊载的学术论文进入日本索尼公司。与此同时,26岁的铃木润也正式宣布退役。
即便不能成为羽生结弦,但在张倩看来,日本高校为年轻人提供了融入体育项目所必需的专业场地,体育社团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促进,这样的氛围使他们从“看”体育变成“看懂”体育。
“在日本观看体育赛事的感受与国内完全不同,你能感受观众们的呼吸节奏和运动员是一致的。”张倩说,“这与日本的社会文化脱不开关系,但除此之外,看得懂一场比赛也会让观众变得更有参与感。”
这种体验不止于花样滑冰赛场。在棒球比赛中,每个选手都有属于自己的出场歌曲。球迷会随着拉拉队的鼓点,唱起属于每个球员的应援曲。这样的观赛传统从高中甲子园一路传到了日本职业联赛赛场。日语里一般将观看体育赛事称作“观战”,“观战”与“参战”虽然只是一字只差,表现出的却是对体育精神的不同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高校与竞技体育之间的共生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应受访者要求,张倩、卢杰均为化名)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