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考验人工智能数据安全
2025/09/25 | via. 媒体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
摘要:尽管对抗性提示与模型幻觉等问题令很多人担忧,但专家指出,这些远非最棘手的麻烦。
人工智能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法庭、医院、机场、银行等行业,成为众多现代企业王冠上的明珠。然而,在量子计算时代,保护这些人工智能系统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乐观前景与量子计算的加速发展之间,潜藏着一种日益加剧的风险,但目前几乎没有机构开始着手应对。尽管对抗性提示与模型幻觉等问题令很多人担忧,但专家指出,这些远非最棘手的麻烦。
美国恩特罗基实验室公司首席执行官戴维·哈丁警告说,真正的风险在于人工智能系统处理敏感数据的方式。他认为,人工智能系统及其接收的海量敏感数据,可能很快会成为量子技术驱动的网络攻击的首批受害者,而大多数企业正在盲目地走向这样的未来。

今年早些时候,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指出,量子计算走到了“拐点”。虽然这一论断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但其对网络安全(尤其是对人工智能系统)的影响尚未被充分认识。随着研究人员离打造可扩展量子计算机的目标越来越近,RSA和ECC等长期沿用的加密协议可能会被破解,令原本安全的数据变得任人获取。
换言之,如今“喂给”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可能成为未来最大的隐患。这并非遥不可及的科幻作品情节,相关铺垫早已展开。一些国家行为体正采用所谓的“现在收集、日后解密”的策略囤积加密数据。这就好比小偷当下盗走上锁的保险箱,只因他们笃定以后能拿到开锁的钥匙。
一旦量子计算机变得足够强大,它们就能够解密大量的企业机密、国防通信和医疗数据,包括如今通过人工智能模型传输的所有信息。哈丁表示:“如果电子数据没有使用能够抵御如今的人工智能攻击和未来的量子攻击的数字密钥,那么它们都将面临‘现在收集、日后解密’的风险。”
量子计算对所有数字系统都构成威胁,而人工智能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风险。这些人工智能模型不仅能生成内容,还会处理患者病历、财务模型、知识产权及法律数据。在自主系统中,它们承担决策职能;其他系统中,它们负责编写代码并触发工作流程。这使得整个人工智能链路——从训练用数据到部署的智能体——都直接暴露在攻击范围内。
恩特罗基实验室公司首席科学家斯科特·施特赖特解释道:“兼具抗量子与抗人工智能特性的加密技术,其重要性堪比建筑物的地基。没有它,整个体系便会崩塌。客户数据、知识产权及通信过程都将失去保护。在国家安全领域,卫星或精密武器甚至可能被接管。”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