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交的太平洋岛国, 中国有何存在?
2019/11/15 | 作者 沈予加 | 收藏本文
太平洋岛国最近频频登上热搜。随着中国与所罗门群岛建交、与基里巴斯复交,这些曾经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逐渐进入国人视野。2019年10月8日,所罗门群岛总理加瓦雷访华,并与中方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显示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进入逐步升温的良性发展轨道。
中国的新伙伴
太平洋岛国是对分布在太平洋区域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统称,其海域广袤,基本覆盖了西南太平洋至拉丁美洲的区域。但其国家陆地面积、人口都有限,经济发展程度普遍较低,中国的新伙伴——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也不例外。
今年9月21日,中国与所罗门群岛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所罗门群岛地处美拉尼西亚岛群,是太平洋岛国三大岛群之一,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亚洲的重要航路节点。太平洋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就发生在此。所罗门群岛、巴布亚新几内亚以及瓦努阿图三国的官方语言都使用皮金语。
所罗门群岛全国人口只有65万,尚未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就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5%,工业制品主要依靠进口。这里的居民大多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还有不少人依靠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打工,或在当地的餐馆、企业做工,月收入约合2000元-3000元人民币。在美拉尼西亚文化的熏陶下,所罗门群岛人和巴新人一样没有储蓄习惯。
同许多太平洋岛国一样,所罗门群岛也面临复杂的土地权问题。由于大多数土地在个人手中,加之土地权确认等问题,此地面临土地改革难题。
长期以来,所罗门群岛被视为中国台湾最坚定的“邦交国”,群岛内也有大量台湾商人,许多经济产业被台湾人控制。但同时,早在中国大陆与所罗门群岛建交之前,大陆企业就已在所罗门群岛投资多年,当地华人大多来自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所罗门群岛虽然经济落后,但治安状况并非太差,首都霍尼亚拉有很多中国人开的餐厅和小商品店。
在中国大陆与所罗门群岛建交的同一时间,9月20日,基里巴斯宣布与台湾当局正式“断交”,成为台湾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上任至今,与台“断交”的第7个“邦交国”。至此,台当局“友邦”仅剩15个。9月27日,中基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基里巴斯共和国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两国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
基里巴斯是密克罗尼西亚岛群中位于太平洋中部的岛国,陆地面积仅811平方公里,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经济专属区,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首都为塔拉瓦,也是全国近一半人口的居住地。该国由于陆地面积狭小且土地贫瘠,居民食用的蔬菜、粮食基本都从澳大利亚进口。
基里巴斯横跨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全世界最早迎来新年的国家,也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一大亮点。每年有来自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由于基里巴斯最高海拔只比海平面高2米,土地贫瘠多沙,无河流湖泊,因此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为此,基里巴斯在各种国际场合呼吁采取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岛国迎来新机遇
除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太平洋岛国的陆地面积都很小——所罗门群岛已算大国,国土面积差不多和新加坡一样大;基里巴斯则是一个陆地面积迷你型国家,主要人口为密克罗尼西亚人。
由于地理位置远离国际市场,加上经济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人才外流,这些岛国内部发展动力不足;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欠缺严重,既妨碍了内部经济发展,又阻碍了外来投资。因此,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急需这方面的外部援助。
截至目前,中国港湾、中国土木等大陆央企已经进入所罗门群岛进行路桥建设。坐落在所罗门群岛首都的姆巴拉苏纳大桥,就是中资企业在所罗门群岛修建的第一座钢结构混凝土桥梁,由亚洲开发银行出资,中国港湾承建。中国港湾已在所罗门群岛顺利实施了三个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洪灾修复项目、那罗至兰比设计建造桥梁项目和姆博科金博桥梁修复项目。
中国港湾贯彻本地化的用人策略,大量雇用当地劳工。虽然当地人职业技能并不完备,但公司会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如今有35%的员工是当地人。丹里斯·赛加是参与姆巴拉苏纳大桥建设的一名当地员工,由于表现出色,他已进入公司管理层工作。赛加曾对媒体介绍说:“我现在负责与当地政府、社区、土地所有者以及利益相关者沟通协调,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我很享受在中国企业工作。”
2018年,中国与当时8个建交的太平洋岛国(不包括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贸易额达43.2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14.2亿美元,进口29亿美元。中国对岛国直接投资从2013年底的9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45.3亿美元,增长400%;与岛国累计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150.1亿美元,涉及建筑、道路、机场、水利、电信等,为岛国创造了约1.5万个就业岗位。
如今,中国是所罗门群岛最大的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萨摩亚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指出,同中国建交能够帮助所罗门群岛更好达成其发展目标。来自所罗门中央银行(CBSI)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所贸易额为20亿所币,超过其他所有贸易伙伴的总和;同期,所罗门群岛与中国台湾的贸易额仅为1.42亿所币。而据世界银行统计,2017年中所贸易额为3.9亿美元,其中所罗门对华出口额为3.2亿美元,进口额为7100万美元。
随着中所“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签订,预计所罗门群岛将因此极大受益。索加瓦雷指出,由此将带来大量的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直接促进所罗门群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域外大国耕耘多年
虽然中国同这些太平洋岛国交往势头良好,似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但由于这一地区受域外大国影响多年,被其视为“势力范围”,其中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始终保持警惕态度。
太平洋岛国是世界上最严重依赖外国援助的地区,其援助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美国。由于同前宗主国或托管国紧密的联系,许多太平洋岛国领导人都曾在美、澳接受教育。这也为区域外国家提供许多机会,影响和插手该地区的内部事务。
澳大利亚作为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发达国家,始终奉行南太平洋地区主义,对别国影响力在该地区的上升保持谨慎和防备态度。而扼守战略要地的所罗门群岛,更被澳大利亚视为“家门口的国家”。
澳大利亚一直是所罗门群岛最大的援助国。今年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刚刚获得连任,就将首次出访目的地定在所罗门群岛,足见其重视程度。
所罗门群岛自1990年代末爆发内乱,一直民不聊生。2003年,时任所罗门群岛总理向澳大利亚发出请求,期望其帮助本国平息暴乱,稳定治安。由澳大利亚牵头,多国军警联合部队到达所罗门群岛,未射一枪一弹就平息了暴乱,并让武装分子自觉上缴武器。这一行动,使得澳大利亚在南太岛国部署维和部队合法化。
经济方面,澳大利亚的影响在所罗门群岛同样无处不在。澳大利亚通过提供经常性资助和发展资助,深入影响当地经济政策。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澳新银行和西太平洋银行等构成所罗门群岛的商业银行体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企业也长期垄断当地的基础设施行业。
对于中国在太平洋岛国拓展影响力,澳大利亚一直有所忌惮。2016年年底,有消息说华为将承建连接所罗门群岛首都霍尼亚拉至悉尼,并延伸至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海底光缆项目。一些澳大利亚高官因此对所罗门群岛政府大为不满,通过多种施压,最终促使项目改由澳企承建。
近年来,澳大利亚更扭转了此前削减对南太岛国援助的政策,加大援助力度,以巩固其地区影响力。9月3日,莫里森在访问所罗门群岛时宣布将在未来10年向其提供2.5亿澳元的基础设施援助,并称“在太平洋,要加紧体现存在感”。中所建交不久后,澳大利亚于10月初承诺,将向所罗门群岛援建边境哨所。外界认为,此举是为了“抗衡”中国在太平洋“不断增强的影响力”。
澳大利亚也是基里巴斯主要的经济援助国,基里巴斯的海外投资大多来源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还共同负责基里巴斯的国防事务。基里巴斯能与大陆“复交”,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美国则是另一个“搅局者”。今年9月,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在解释为何要与中国建交时,开诚布公地披露了美国的小动作。索加瓦雷说,美方曾在联大期间要求所罗门群岛推迟就“一个中国”原则作出决定。他还称,所罗门群岛存在“对外依赖”问题,“需要所有发展伙伴帮助实现发展目标”,但美方援助的前提是不与台湾“断交”,这显然不符合所罗门群岛既定的“广交友,不树敌”之国策。由此来看,未来中基和中所关系要想进一步往前走,还须迈过不少坎坎坷坷。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