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房地产税需凝聚各界共识
2018/01/15 | 周兼明 | 收藏本文
摘要:2017年岁末,财政部部长肖捷的一篇文章,在网上引来轩然大波,矛头直指房地产税。这篇四千多字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文中论及房地产税的内容不过一百多字,却被认为释放了推进房地产税的明确信号。整个社会各种反对与担忧之声,霎时成为舆论主流。
2017年岁末,财政部部长肖捷的一篇文章,在网上引来轩然大波,矛头直指房地产税。这篇四千多字的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题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文中论及房地产税的内容不过一百多字,却被认为释放了推进房地产税的明确信号。整个社会各种反对与担忧之声,霎时成为舆论主流。
文章写道:将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实施;对工商业房地产和个人住房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适当降低建设、交易环节税费负担,逐步建立完善的现代房地产税制度。一些媒体甚至认为财长已给出了征收时间表:力争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但读原文,这个时间表似乎并不是专门针对房地产税的。
社会为何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无非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人人都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毕竟,房产是民众目前最主要的财富,如果目标是增加税负,无论怎样征收,最终这部分税负都会转嫁给购房者和租房者身上。从这个角度看,人人皆与房地产税有关。
社会学家孙立平教授第一时间发表了文章,题目是《房产税有可能毁掉中国经济的未来》。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房子是很多老百姓自改革30多年来积累的唯一财富,近年虽有可观增值,但可视为对过去低工资低福利的补偿。由于整体社会保障并不健全,对拥有两三套房子的家庭而言,房产实际上是他们为自己购买的一种社会保障——尤其一孩化家庭,房子在某种程度上有养老基金的意味。中国当下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时刻,过早开征房地产税,只会增加民众的负担,影响到以消费升级为基础的经济转型,中国甚至真的会因此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孙立平的文章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体现了民心所向。房地产税的立法与征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土地国有制、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已向开发商征收过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包括过高的总体税负,等等,都是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此外,福利房、房改房、安居房、限价房、经适房、小产权房、共有产权房、包括农村房地产,等等,国内各种房屋产权复杂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房产在分配和购买时,很多都没有遵循市场原则,跟商品房相比欠缺法理上的公平、公正。如果房地产税实行标准“一刀切”,那么,如何清晰地界定征税对象与范围,如何实现平等、公平征收,如何不制造民众分化,加剧社会撕裂,就会成为治理难点。
从目前政府计划看,房地产税的征收时间虽未明确,但立法时间已基本确定。如今,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日渐萎缩,急需房地产税成长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调整和完善税务结构的角度说,房地产税的征收也有理顺现有税费结构的效应,让大陆税收体系更为合理。由于上海和重庆的房产税试点并未取得预期效应,房地产税的推进可能会寻找与上海等地不同的办法。而路径则是,先立法,然后在一些省市试行,最后再全国推广。立法可以先行,但如果各种条件不具备,决不应贸然推出。
这其中,开门立法很重要。房地产税波及面广,涉及到各阶层、各群体、各地区的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到税收公平原则。因此,要把立法过程阳光化——房地产税的法律草案要公布于众,鼓励社会各界和媒体表达自己的意见,进行各类数据测算与推演,留出足够长的时间,来倾听和回答民众的质疑和争议。只有确保全国人大与民众的沟通机制畅通,房地产税的立法才能平衡各方利益,凝聚各阶层的共识,体现它应有的公平与正义。如果社会与民众未能充分参与到立法的博弈中,就难以建立基本的税收认同。纳税人一旦有抵触心理,未来不仅会无限扩大征收成本,也会使社会矛盾变得更为激烈。
中国总体税负过高,征收房地产税,就需在其他税收上做减法,如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都需降低。因为,中国的高房价主要建立在不断推高的地价上,而土地属国有、非民有,土地升值的利益并不属于购房者,所以,房地产税的征收必要公允、算细账。对已收取了高额土地出让金的房地产,如何实行减免,以避免重复征税的嫌疑,也是需在立法中妥善解决的问题。推进房地产税,应旨在平衡地方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三方利益,原则是不能增加民众的总体税负、政府不能与民争利。
推进房地产税的原则已被明确为“充分授权、分步推行”,这里的充分授权,指的是向地方政府授权,说明不可能搞大一统式的改革,条件成熟的地方先推,条件不够的地方甚至可以不推。房地产税作为一个地方税种,不同区域的评估肯定不同,要充分授权地方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估方法、基准和税率,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这里既需关注到地区之间的差异,也需考虑到不同的房屋产权结构之间的差异。如果对房地产税推进的时机处理不当,就会伤害到社会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民众消费升级的需求就会重新被压抑,这显然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
相关报道
评论
13142526 :
加我看更多国际一手资讯,每日都有更新 vx:Jx9707190
凤凰读者 :
中央印钞票,地方用我们的房产税没完没了的修路,一条路才用不到两年,还是全新的,就全都挖开,找各种修路的理由,重新修,修路的钱来自我们的税,你们就来回扯淡玩,官商从中获利。纳税人的钱你们借口刺激经济,以这样的由头乱搞基础设施建设,不珍惜我们的钱,用完了又来要,臭不要脸
凤凰读者 :
臭不要脸的,通货膨胀,我们不得以才只能把钱都花在房子上,官富阶级搜刮了民脂民膏,社会福利待遇结构没有改变,医疗福利没有改变,反倒又想方设法来搜刮钱财,臭不要脸的,房屋不是永久产权却要交房产税,买二手房的个人所得税已经被卖家转接到我的头上了,为什么还要交税。牛鼻你把官富阶级贪污的钱都找回来,没完没了的欺负老百姓,把老百姓逼死,你们的末日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