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团鱼
《梦绕边关》连载15
2025/11/06 | via. 作者 华炜 | 编辑 王悦旺
摘要:追击了一夜的路程,距离营区已经很远,狂风扬着飞沙,也使人方向难辨。
1965年深冬,连队派父亲到团集训队参加集训。一天晚餐后,父亲他们刚放下饭碗,突然看见边防升起几颗信号弹,红绿的颜色划破长空,打破了戈壁的沉寂。
“有敌特入境!”集训队响起了紧急紧合号。马队长传达上级命令:“迅速前往,展开搜寻!”
集训队以急行军速度赶到边界,边防团的部队早已到达!经过分工,一齐展开拉网式搜索!顿时,戈壁滩上,小沟坎里,骆驼刺丛下,手电筒、探照灯的光柱,交相辉映,指战员们一片地带、一片地带的搜索。
隆冬的寒夜,朔风呼啸,边疆的汽温下降到零下四十多度,大风吹到脸上身上,彻骨的寒冷,口中呼出的热气,瞬间在帽扇边上凝成一层白霜,大家顾不上搓搓手,跺跺脚,只是悄无声息的睁大双眼,细细的寻找着每个可疑线索。黑夜中只是偶尔听到指战员枪剌的撞击声。这不由使人想起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诗句:“夜间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天渐渐亮了,前边传来欢呼:“发现敌军遗弃的军备物资!”喜悦的欢呼声随着寒风飞沙,迅速传遍了搜索的队伍。经过分析,认为越界的敌人已经返回,各部队带回。
追击了一夜的路程,距离营区已经很远,狂风扬着飞沙,也使人方向难辨。父亲他们整顿好队伍,估摸着向南的方向前进。
太阳慢慢升高,很快就是上午十点了,大家的肚子饿的咕咕叫,嗓子更是干渴的冒烟,“昨晚忘记带点粮水了,这返回的路程还远着呢!能找到点吃的或喝的就好了。”马队长有点愧疚地说。
就在这时,父亲他们发现已走到弱水河滩。大家立即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在河里找点水喝!”但谁都知道,弱水是条季节河,每年六月祁连山的雪水融化后,才能流入,但九月份就断流了。而且这里是一片沙滩,水沉淀很快,河里有流水的季节也就是一两个月,现在哪里还有水啊!
这时有人提议,河水来时,水里总有鱼,河水干枯,鱼会渴死在河谷的低洼处,我们捡来烧烧吃也好。大家一听有理,一起顺着河谷找去,可是走了十几里,也没见到一条干鱼。
看来,鱼是找不到了!部队实在又渴又饥!有人提议,河床里水脉总会浅点,我们深挖一下,看看能不能挖出点水来?大家说干就干,找来棍棒挖了好久,除了黄沙就是黄沙,哪里有水的影子?我父亲生气的在岸边挖了几下,没想到一个圆圆的沙球滚了出来,父亲好奇地掰开,一股水流了出来,一条鱼蜷缩在里边。父亲一看顿时明白了,这是鱼在水尽前,自己做成的泥团,里边能存上一定数量的水,它借以躲在里边,度过漫长的寒冬和春天,待到来年夏天,雪水融化水流来时,河水冲开泥团,鱼儿又在水中畅游、嬉戏和产籽。同志们围上来看着这一大自然的奇迹。父亲也不由的作了一首“物竞天华竞生存”的打油诗。
《物择天华竞生存》
鹰击长空寒风凛,猛虎最畏是猎人。
黑熊冬天少食物,只得冬眠树窟蹲!
黑河六月方来水,便有鱼儿游成群。
秋末团泥盈滴水,入土藏至来年春。
万物生长都不易,各择天华竞生存!
看到有了这种团鱼,既能解渴也能解饥,大家纷纷在岸边抓起来,没多久,就挖了一大堆泥球,小的像苹果,大的竟有篮球那么大,同志们每人抱起一个凿开,连泥带水的喝下去,接着,又捡来几捆柴,把鱼烧来吃,味道很香,大家感叹团鱼生长的不易,所以,吃了几个后,就恋恋不舍地离开河滩,飞起双脚,向营区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