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里种出了俩西瓜
《梦绕边关》连载11
2025/11/03 | via. 作者 华炜 | 编辑 王悦旺
摘要:谈判在策克边防站进行,对方为了炫耀自己条件的优越,把大列巴、面包、罐头、矿泉水都带上了。
空投的西瓜拉回来后,已经不能吃了!大家掰开,看到瓜瓤虽然坏了,但是瓜子还是黑黑的,并没有坏。
于是,大家把瓜子扒出来,每人分了半把。我父亲拿着瓜子想,如果有水,种上几颗就好了。大家都很赞成,但想到没有水,也只能摇摇头。
父亲突然想到伙房的淘米水,就去同司务长张永路商量,张永路说,现在天天吃饼干,哪里有淘米水!父亲说:“烫绿豆芽的那些水,就给我们吧!”张永路拎起桶来看看说,那壶热水烫过绿豆后,倒出来的水也只有这两碗了,就恋恋不舍的递给了我父亲!
父亲把水取回后,在大漠里找了点土壤,掺在细沙里,把瓜子种了下去。
沙漠里的中午,骄阳当空,把地下晒得发烫,父亲他们便找了几块木棍,把瓜蔓四周围了一圈,在上边盖一块布,下午三点再把布揭开,接受阳光。
没几天,嫩嫩的西瓜芽带着两个瓣冒了出来,父亲他们耐心的呵护。考虑到戈壁滩是“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天气,父亲他们中午为之遮阳,晚上为之盖被。小瓜苗茁壮成长,不久,就开始爬秧了。
戈壁滩大风天多,父亲他们为之设置了风障,遇到狂风和沙尘暴,父亲他们便带着衣服挡在瓜秧周围。由于缺水,大家涮牙不敢用牙膏,把漱口水集中起来,浇灌瓜秧。
随着时间的推移,瓜蔓慢慢地爬长、开花,结出了瓜纽。两颗西瓜成了戈壁滩上的重要一景,团里的张洪生政委、营里的程彦发营长、张庆裕教导员,每次下基层,都要跑来看一看。
夏未,两个西瓜成熟了。碰巧,这时,有位牧民放羊时走错了方向,越境到外蒙古国境内了。当时,苏联在蒙古驻军,又正是中苏关系交恶的时侯,苏军扣住牛羊不还。他们还经常拿着大列巴和牛肉罐头向父亲他们炫耀,嘲笑我们吃不饱,想没收这位牧民的羊群供部队吃。
两方互不相让,只好进行谈判!
谈判在策克边防站进行,对方为了炫耀自己条件的优越,把大列巴、面包、罐头、矿泉水都带上了。父亲他们也不示弱,恋恋不舍地摘下了一个西瓜,抱到了会谈室的桌子上,用刀切开,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瓜子,吃一口,甜的像蜜一样!
父亲他们也没想到瓜会这么甜。原来,戈壁滩早晚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天气又特别干旱,所以瓜就特别甜。
看到苏军代表吃得惊喜,父亲他们也炫耀说:“我们中国人不爱吃黄油抹面包,最爱吃瓜果蔬菜,这样好的西瓜,我们随地都能种出来,你们那里可就罕见了。”
对方不相信地说:“你们这是为了谈判从内地运来的吧!这大漠里还能种出西瓜?”父亲他们肯定地说:“这就是我们在附近种的!”但是他们仍不相信,父亲他们就跑出去,把一颗西瓜连秧拨起,拿进谈判室,苏军一看,顿时惊呆了!父亲他们也大方地说:“这个瓜就送给你们了!”他们高兴地接下来,把带的大列巴、面包和肉罐头全赠给了父亲他们!牧民的羊也很快给放了回来,蒙族同胞一再向父亲他们表示:“衷心感谢切列克策勒克(解放军的意思)用两个西瓜给他换回了一群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