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望水创始人孙梦鸽:在细分赛道里做到绝对第一名,才能活下来
2025/09/23 | 作者 王涵 | 编辑 崔陆鹏
摘要:从小众走向大众
消费升级的推进与健康需求的觉醒,推动中国饮料市场进入品类结构深度调整期,其中主打“天然属性”与“场景适配”的草本植物饮料细分赛道,正突破传统饮品的边界。
从前饮料消费多以“解渴”为首要诉求,如今已升级为对“健康养护”“社交适配”的多元追求,在家庭聚餐、日常轻养生、节日馈赠等场景里,草本植物饮料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慢慢从“小众选项”成长为大众饮品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规模达到了4.5亿元,预计2028年将超过百亿元。
作为中国草本植物饮料赛道的代表性品牌,好望水从山楂汁这一经典草本品类切入打造差异化产品,随后逐步拓展至杨梅、陈皮等多元草本口味,成功在家庭消费、餐饮佐餐、节日社交等场景中建立品牌认知,成为草本饮料领域的代表品牌之一。
在2025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第21届夏季年会上,《凤凰周刊》采访到好望水创始人孙梦鸽,围绕消费趋势、产品创新、产业生态与未来布局等话题展开对话。
好望水创始人孙梦鸽
做细分赛道,先保证活下来
《凤凰周刊》:好望水最初是如何洞察到“草本气泡水”“中式果饮”这类新消费需求的?
孙梦鸽:我是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时,整个行业正处于升级增速阶段,这样的环境让我意识到,若要创办一家新企业,必须具备超越市场平均水平的独特性,这种认知其实是当时的行业环境塑造的,用户本身也需要这种差异化的产品。此外,也和我与合伙人的日常习惯有关,我们平时就比较注重健康,对中医、健康饮食和饮品格外感兴趣。这几个契机叠加在一起,我们便确定了大健康这个核心方向。
《凤凰周刊》:对比市场上的其他健康饮品,好望水的产品有哪些创新?
孙梦鸽:我们做了一系列技术升级:除了研发健康配方,像早期的“望”系列产品,我们还采用精酿酒的发酵工艺来制作,最终成品的口感层次感更强,这种差异就好比精酿酒和普通酒的区别,这也是我们在技术上的重要革新。
《凤凰周刊》:您怎么看待未来国内养生水市场的发展前景?
孙梦鸽:市场在带动整个行业升级。就像五年前,我们到下沉市场看产品,配料表里确实能看到不少各类添加剂,而现在再观察这个行业,品牌们都在逐步优化配方,让配料信息能更清晰、直观地展示给消费者。我觉得这是整个行业的大发展方向,本质上是所有消费者需求共同催生的大趋势。
《凤凰周刊》: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这类产品还是属于小众赛道,怎么能更多地挖掘潜在消费人群?
孙梦鸽:我自己的理解是,这其中也包含大品牌的策略,它们会让产品更偏向养生化。比如无糖茶这个品类本身规模已经足够大,市场规模早已突破百亿,而无糖茶品类内部,也可能会推出一些带有轻微功能性、兼具基础养生属性的新组合产品。
我能明显感受到,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关注养生领域,大家都会朝着这个方向进行一定的创新。但所有创新背后,都有一个核心支撑点,产品是否足够好喝。只有足够好喝,产品才能拥有足够的复购率,从而保持长久的市场生命力。
在行业里,我非常敬佩农夫山泉。对于一家企业而言,我们最看重的就是其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而这种创新能力,最终要体现在能稳定产出好产品上。就我个人观察,农夫山泉几乎每三年就能推出一款广受消费者喜爱、兼具高品质,并且能与新用户及大众用户形成良好情感共鸣的优质产品。
《凤凰周刊》:农夫山泉这样的行业龙头推出养生新爆款,中小企业出头不是会更难吗?
孙梦鸽:会,但几乎所有品类都会呈现出“绝对头部”的效应。就拿无糖茶来说,经过这几年的激烈竞争,第一名的市场规模可能已经是第二名、第三名的好多倍。
所以对好望水而言,尤其是在刚创业的阶段,首先一定要先找到小的细分赛道。在这个细分赛道里做到绝对的第一名,这样才能先活下来。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再去培养那些其他小品牌难以具备的核心能力,比如持续的研发能力、长久的品牌影响力。具备这些能力之后,我们再和线下更多的经销商网络建立深度合作。
而且我们始终认为,所有行业的逻辑是相似的,首先要坚持创新,在创新的道路上稳步推进,然后不断强化小品牌原本缺失的关键能力,把小品牌做成中小型品牌,再从中小型品牌一步步向更高阶段发展。
打造“爆款”,需要抓准场景、守住品质、做好规划
《凤凰周刊》:好望水的望山楂、五指毛桃薏米水等产品一度成为新消费赛道的“爆款”,您认为打造一款新消费爆款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要素?
孙梦鸽:细分场景和特定场景下的用户需求都必须重视。而且,我认为产品的复购率也至关重要,产品的核心离不开工艺、口味和口感,这些是饮品的基本功。所以实际上,整个饮料行业都会为产品复购率设定一个“及格线”,这是衡量产品能否立足的基础标准。
另外,我认为在向用户传递产品与品牌质感时,需要精准匹配特定年龄段的需求,而不是追求覆盖全年龄段。对我们而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目标市场中稳稳站住脚跟。
《凤凰周刊》:但在新消费领域,爆款产品只能火一段时间是普遍存在的挑战,您是否会担心好望水也陷入这样的困境?
孙梦鸽:每个品牌都要有自己“自洽的目标”,目标规模并不一样。其实在最开始定“望”系列产品能爆到什么程度时,创始团队心里就有一把“尺”。我们会朝着这把“尺”所对应的目标去推进,只要达到了我们认定的目标,就觉得足够了。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会接着去打造第二款产品。
《凤凰周刊》:但产品不够多,不会担心有“爆款依赖”吗?
孙梦鸽:其实对于这一点,我们反而觉得是件好事,不管是供应链的集中化,还是渠道的集中化,在我们看来反而能提升效率。
而且,我们也已经证明了自己有打造第二个爆款的能力。公司旗下的望山楂和薏米水目前销量已经达到了1:1的比例,这就充分验证了我们公司具备持续推出爆款产品的实力。
《凤凰周刊》:在价格层面上,相比于其他国产饮料来说,好望水的定价并不低,该如何平衡价格与消费者感知之间的矛盾?
孙梦鸽:首先在产品定位上,我们并没有把它看作一款特别刚需、高频消费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明确它是一款主打场景升级、带有仪式感的产品。
以望山楂为例,它的核心消费场景和渠道是有侧重的:一方面,它主要布局在一线城市,重心在于进入有规模、有品质的连锁门店或餐饮渠道销售,因为它定价在8到10元,目前更多是头部10%的餐厅会引入这类产品。另一方面,它的消费场景也和特定时刻绑定,比如过节期间,大家冲着“望幸福、望美好”的寓意,会在有仪式感的场合饮用;再比如露营这种休闲场景,也很适合这款产品。基于这个定位,我们对它的市场表现也有清晰预期,只要能达到饮品市场5%左右的市占率,我们就觉得已经足够了。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