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剩冲击全球石油市场
2025/09/15 | via. 媒体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
摘要:据国际能源署称,随着世界继续摆脱化石燃料,并在汽车领域以电动汽车取而代之,到这个十年的末期,石油需求将达到历史峰值。
今年油价下跌令石油行业面临困境。种种迹象表明,如果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发布的供需预测属实,未来几个月油价将持续下滑。国际能源署已经发布了8月份的月度报告,数据令人担忧:如果当前市场形势不发生改变,明年全球库存将以日均296万桶的速度增长,这将是创纪录的供应过剩,甚至超过2020年。
国际能源署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显而易见:石油消费急剧放缓之际,全球却在快速增产,而且明年还将继续增产。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改变,明年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将仅仅增加70万桶,与主要产油国未来日均数百万桶的新增产量相比,这一需求增幅微不足道。
一方面,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外部合作伙伴,即“欧佩克+”刚刚确认,将于9月完成其7月达成的最新一次大规模增产协议,使得2025年的总增产量达到日均220万桶。这是“欧佩克+”计划向市场注入的原油量,但它原本希望以较慢的速度完成增产,即到2026年9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提前一年完成。
与此同时,“欧佩克+”的竞争对手,即美国、圭亚那、加拿大和巴西等国家也没有袖手旁观,它们不仅没有认为“欧佩克+”会蚕食自己的产量配额,反而在增产方面取得了进展:国际能源署刚刚提高了这些非欧佩克国家的增产预期。该机构在7月作出预测,2026年这些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供应量将日均增加90万桶,而现在国际能源署认为,增幅将达到日均100万桶。
“欧佩克+”及其竞争对手的供应量增加,加上消费未能复苏,在经济增长降温、关税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担忧加重的背景下,原油行业正面临一场完美风暴。2026年日均296万桶的过剩产量将创历史新高,甚至高于疫情最严重的年份2020年。
预计石油消费将出现停滞,很大程度上与能源转型有关。据国际能源署称,随着世界继续摆脱化石燃料,并在汽车领域以电动汽车取而代之,到这个十年的末期,石油需求将达到历史峰值。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