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格非畅谈“文学与生活”:思考比阅读更重要
2025/08/04 | 作者 陶娅洁 | 编辑 崔陆鹏
摘要:作者从解读《包法利夫人》《伊凡·伊里奇之死》《左传》等文学名著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和阅读随想,谈及生活体悟与文学真知,思索当下时代的困惑。
在消息越发碎片化的今天,阅读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能积累知识,深入了解世界的多维性与复杂性,而且能使我们在面对困难和烦恼时更加从容。
8月3日,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携手茅盾文学奖得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在北京京东MALL书店举行《云朵的道路》新书分享会。
作家格非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二十载,拥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经验,其长篇小说《江南三部曲》获茅盾文学奖;中篇小说《隐身衣》获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人面桃花》英文版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
《云朵的道路》是格非的最新随笔集,全书共收录十篇文章。作者从解读《包法利夫人》《伊凡·伊里奇之死》《左传》等文学名著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和阅读随想,谈及生活体悟与文学真知,思索当下时代的困惑。在人人都恐惧不确定性的年代,它把文学与故事编织进日常与人生,鼓励我们去冒险,去碰壁,去走向未知,继而投入真正的生活之中。
现场,格非多次提到思考的重要性,在谈及看完这本书后,希望读者如何继续他们的思考这一问题时,格非对《凤凰周刊》表示,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源泉。“思考比读书更重要,是第一位的。因为思考需要两个来源作为‘材料’,一是阅读的作品,二是自身的生活经验。因此人们要学会思考、学会分析自己,这才是与阅读建立有效联系的关键。”格非对记者表示。
据悉,此次新书分享会是“京东图书·文学疗愈计划”的重要一站,现场的“文学疗愈之旅”用同行者之路、冒险家之路、漫游者之路三条小路具象了《云朵的道路》书中的隐喻:“像云朵划出不可预测的轨迹,去你想去的地方。”在签售环节,既有追随格非多年的忠实读者,也有现场被活动吸引而来的年轻人,大家共同传递着对文学、对阅读的热忱。
作为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自启动以来,已联合众多出版机构以及多位知名作家,在全国多地举行了一系列作家签售和读者见面会活动。通过面对面交流,作家得以直接感知读者的精神需求,读者则能深入了解创作背后的思考过程。
未来,京东图书·书生行巡签将围绕暑期阅读、文学疗愈等更多主题,为广大读者带来更多专业、全面、有趣的分享活动,通过一本本书、一场场对话,持续传递阅读的力量与温度,滋养更多人的精神家园。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