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角色从古至今的演变
2025/07/25 | via. 媒体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
摘要:这反过来让她们可以要求在家庭内部实现更公平的劳动分工,即使洗衣机和外卖软件已经为照顾孩子节省出了时间。
我们的祖先对父亲身份有一些奇怪的想法。在古代雅典,一个婴儿在获得父亲承认前,在法律上还不算是一个人。命名仪式上,男性家长举起新生儿进行检查,要么将其迎入家族,要么将其弃于荒野。把婴儿拒之门外的典型原因是畸形,或者仅仅因为这是个女孩。
这一切在今天听起来可能有些恐怖,但其中一些的背后却有着严酷的逻辑。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男性没有可靠的方式来判断自己是不是某个孩子的生父,而且在那个人人贫困的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不愿冒险把粮食浪费在别人的后代身上。
美国学者奥古斯丁·塞奇威克在其著作《为人父:爱与权力的历史》一书中,讲述了人们对父亲的看法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令人震惊的是,人们竟然相信过如此五花八门的谬论。
圣奥古斯丁是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早期基督教教徒。他观察到自己幼子(后来夭折)的自私行为后,提出“原罪”的概念:婴儿的恶继承自父亲,这是通过性行为本身传递的。父亲的恶又继承自他的父亲,以此类推,一直追溯到亚当。
另一个常见的主题是残忍。据传,马丁·路德曾说过“宁要子亡,不要子逆”。1662年,弗吉尼亚殖民政府废除了儿子继承父亲地位这项古老的英国传统。这听起来像是女权主义的突破,实则不然。这只是为了方便男性种植园主让他们的女性奴隶怀孕,因为他们知道后者的后代也是奴隶。
在现代,两大变化影响了人们对为人父的看法。其一,由于DNA检测的出现,“人类首次可以确定父子关系”。其二,父亲照顾孩子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由于可靠的避孕技术、教育的普及和女性主义的(部分)胜利,女性的收入比过去更高。她们不再需要靠丈夫的工资来养活孩子,因而可以更加挑剔地选择结婚对象(或是否结婚)。这反过来让她们可以要求在家庭内部实现更公平的劳动分工,即使洗衣机和外卖软件已经为照顾孩子节省出了时间。尽管绝对平等尚未实现,但现代社会的大多数父亲已经发现:父母共同抚养孩子回报颇丰。
现在或许是为人父的最佳时机,至少在富裕国家是如此。很多雇主会提供充裕的陪产假。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陪产假是强制性的。如今,美国的父亲们用于照顾子女的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时的三倍。
认为读睡前故事缺乏男子气概的观念现在已彻底过时:与女性相比,男性可能更希望多陪伴自家的熊孩子。与老一辈信奉不打不成器不同,今天的父亲更加温柔,更愿意聊天。孩子们受益于父亲更多的陪伴,这尤其是因为母亲和父亲常常以互补的方式照料子女。
然而,更大程度的平等在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一个大问题——并非所有男性都能很好地适应这个新世界。在美国,受过大学教育的男性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男性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却比20年前略少。这在育儿上造成阶级分化。
令人失望的是,塞奇威克未能抓住这些趋势。相反,他的结论带有个人色彩。当他问自己的小儿子“父亲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时,小男孩回答说,父亲应该“风趣幽默,善于拥抱”。若论为父之道,此言无懈可击。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