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C 2025|特锐德副总裁崔志伟:以创新科技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2025/06/17 | 作者 崔陆鹏
摘要:截至目前,特来电公司已在全国366个城市策划了电动汽车充电具体项目的落地方案,目前全国范围内在建和建成的充电终端77.8万个,累计充电量达到460亿度。
从特锐德到特来电,再到特中和,每十年一个台阶,特锐德集团已逐渐从尖端电力设备制造商、国内最大的充电网生态运营商、零碳建筑空间重塑者,提升为全球数字化能源集团,以“数字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为蓝本,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筑牢了坚实基石,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特锐德20多年来始终坚持”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发展理念,以“铸造中国电力设备卓越品牌”为目标,聚焦户外箱式电力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制造,从2006年自主研发的铁路电力远动箱变,到2024年凭借智能预制舱式模块化变电站产品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通过深挖用户需求,不断创新突破,引领行业发展,在新能源发电、电力、铁路等领域取得领先的市场地位。本次展会,特锐德带来了全新产品66kV新能源升压箱式的首次亮相,率先实现72.5kV环保型GIS设备在成套箱变中的集成应用,全面推动工厂化预制与模块化集成理念落地,具备全绝缘、全密封、免维护等特性,整舱防护等级达到IP66,成功破解新能源项目的高湿度、高盐雾、高海拔等复杂环境难题,已具备成熟项目业绩与市场验证。同时,公司以预制舱式变电站产品为核心的集成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从预制舱整站设计到设备集成、系统解决方案、全流程安装调试与工程服务,再到智能运维的“一站式全链条价值服务”的EPCO业务模式,让客户充分体验到“快、小、精、省、活”的价值。
在电力设备“智能制造+集成服务”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2014年,特锐德创立特来电进入充电领域。
据特锐德副总裁崔志伟介绍,截至目前,特来电公司已在全国366个城市策划了电动汽车充电具体项目的落地方案,目前全国范围内在建和建成的充电终端77.8万个,累计充电量达到460亿度。
特锐德副总裁崔志伟 图/特锐德官方
今年SNEC大会现场,特来电展出了“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深度融合体系。“今年,特来电推出兆瓦级智能群充系统。”崔志伟表示,目前该系统最高可实现4兆瓦功率池共享,最大支持乘用车1000A、商用车1600A、公交车1200A的输出电流,补能效率相较于传统快充桩提升了4倍。
就在特来电在全国快速扩张、稳坐充电桩第一之际,一家名为青岛特中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悄然成立。据天眼查显示,其为专注于立体车库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科技型企业。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城市高耗能空间困局日益凸显,如何实现城市建筑的零碳运行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崔志伟称,这家企业也是特锐德为未来发展的最新思考——超阶零碳数字建筑方案。
崔志伟表示,该方案以“极速智慧立体泊车”为核心,集成先进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致力于实现楼宇的零碳运行。其极速立体泊车系统通过物联网与AI技术,实现了车位智能管理和车辆极速存取,直击城市停车痛点,提升了交通效率。
崔志伟介绍,当司机通过扫车牌开闸进入车库后,系统会预先分配一个缓冲车位。该地下车库共有19个这样的缓冲车位,而当前所在的位置正是一个缓冲车位。这个车位宽达8米,空间宽敞,非常适合新手司机停车。司机只需将车辆停稳后锁车离开,随后的一切都将由机器人自动完成。
“当车辆停入车位后,系统将启动底部充电功能。机器人机械臂会伸出,将充电枪精准插入车辆底部的充电口中,从而实现在物理层面与大楼充电系统的连接。”崔志伟称,车主只需在APP上轻松选择快充、特惠充或V2G等特来电提供的特色服务,即可享受便捷充电,同时支持放电功能。
据了解,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青岛、成都的三处商业办公场所中落地。
“通过深度整合特锐德智能制造、特来电智慧充电网、特中和零碳建筑的核心能力,特锐德以‘数字能源全场景解决方案’攻克行业瓶颈。”崔志伟表示,特锐德正打造出覆盖源、网、荷、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筑牢新型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