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欧洲应结成气候行动联盟”
2025/03/05 | via. 媒体 英国《金融时报》
专注于净零排放的一个全球公司联盟的主席表示,在特朗普总统领导的美国退出气候行动后,中国、欧盟和英国应结成一个“美国以外世界的”气候行动联盟。
“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竟然认为气候变化是一个自由派骗局,这是一个大问题。”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阿代尔·特纳勋爵表示。该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壳牌、英国石油、汇丰、伊比德罗拉、安赛乐米塔尔和塔塔钢铁。
他发表此言论之前,特朗普废除了数十项支持绿色能源发展的政策。能源转型委员会即将发布关于建筑物转向可再生能源系统所需措施的报告。使用化石燃料意味着建筑物能源系统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一。
特纳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为了使全球变暖不超出《巴黎协定》设定的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摄氏度的上限,西方与中国现在需要在低成本绿色技术方面加强合作。“在美国不参与的情况下,世界其他国家必须达成尽可能有效的协议。”他表示。
全球气温升幅去年首次突破1.5摄氏度,但这并不违反《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后者针对逾2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
中国是遥遥领先的世界最大年度排放国,但也主导着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储能系统的销售,以及制造这些产品所需的关键矿物的供应链。一些专家预计,中国的排放量将在今年达到峰值。特纳表示,这是一个“贤能主义的、技术官僚的精英体制”。“你必须首先假设他们确实相信存在问题。”
特纳指出,拜登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即使美中之间的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但两国仍继续为了限制全球变暖而保持接触。时任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与时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之间的融洽关系,曾是2021年和2023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至关重要的“谈判引擎”。
“目前存在的一个危险是,联合国缔约方大会进程可能会(因为美国退出而)失去活力。”他警告称,“欧盟、英国和中国必须尽可能地填补空白。”
在中国政府被指提供不公平的产业补贴后,欧盟去年决定对中国输欧电动汽车加征最高45%的关税。特纳表示,对中国征收关税也应该与“接受中资对欧投资的意愿”相结合。这可能包括更多的产业联姻,例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可能在英国建厂,或者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宣布将与斯泰兰蒂斯在西班牙合资建设锂电池工厂。
中国、印度、巴西等污染大国与欧盟之间的关键争论之一涉及布鲁塞尔方面的碳边境税。所谓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针对出口商在生产钢铁、水泥和化肥等商品的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进行处罚。特纳表示,欧盟的这项政策必须是“不容谈判的”,“或许还应该加强”。
在英国和其他地方,较便宜的中国商品有望让政界人士得以声称,最贫穷的社会阶层将不必为摆脱化石燃料所需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买单,从而帮助主流政界人士遏制民粹主义者。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