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定为发达国家后, 一些韩国人却自豪不起来
2021/08/05 | 收藏本文
“57年来,联合国下属国际机构首次承认韩国‘发达国家’地位。”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近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韩国媒体纷纷进行报道。
韩国总统文在寅7月6日主持青瓦台国务会议时,对此深感骄傲。他指出,韩国是作为“名副其实的发达国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看到这种报道,很多中国读者恐怕会想,韩国怎么现在才是发达国家?不该早就成为发达国家了吗?
探讨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认定“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什么。很多人对“发达国家”都有刻板印象,认为只与“经济实力”挂钩。
的确,国民收入高、经济实力强是评判一国实力的重要标准,但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非常多,单一标准很难保证绝对的客观。比如人们常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来进行评价——中国GDP位列世界第二,却依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卡塔尔或阿联酋等中东富国,靠石油经济赢得领先全球的人均GDP,同样没被认定为“发达国家”。
成为发达国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认定一国是否为发达国家没有统一标准,有时候媒体自由度、民主主义指数等政治领域的指标也会被纳入考量,但通常情况下,主要还是从经济收入、社会发展等几方面进行衡量。
这其中,人均GDP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虽然并没有明确的“发达国家线”,但这一数字可以直观呈现一国的经济收入。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韩国的人均GDP为34866美元,在世界排名第26位。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也被用于衡量一国发展水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作为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得出综合指数,HDI超过0.8即被认定为发展程度极高。
《2020年人类发展报告》对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评估,HDI在0.8以上的共有66个,韩国位列第23位,得分为0.916,与卢森堡并列,高于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此外,是否被列入特定名单或属于特定组织成员也是衡量标准。
比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发达经济体名单(IMF advanced economies)”。目前,IMF将39个发达经济体纳入这一名单,亚洲有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中国台湾在内的7个经济体。而自1997年起,韩国就是该名单中的一员。
此外,韩国也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当中的高收入成员国。经合组织被称为“发达国家俱乐部”,能进入该组织的成员需要在政治、社会、经济领域达到一定程度的先进性。世界银行将高收入经济体的标准认定为人均GDP在12696美元以上,包括韩国在内,共有80个国家和地区达到这一标准。
作为发达国家,亦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韩国已经加入经合组织旗下的发展援助委员会(DAC),该委员会负责协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是国际社会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核心机构。
韩国还是巴黎俱乐部(Club de Paris)会员国。该俱乐部由全球最富裕的22个国家组成,专门为负债国和债权国提供债务安排,例如债务重组、债务宽免、债务撤销等,该俱乐部的会员国都是债权国。
由此可见,韩国满足经济以及社会方面的各项衡量指标,足以被认定为“发达国家”。
早在25年前,韩国就被认定为发达国家
在此之前,早有其他国际机构将韩国纳入“发达国家”行列。1996年世界银行就把韩国纳入这一范畴,韩国加入经合组织也是同一年的事情。
尽管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韩国经济一度陷入困难,但很快就从危机当中恢复过来。
每个国际机构的评价指标虽然各不相同,但至少从2010年代起,韩国符合绝大多数认定“发达国家”的标准。
那么,为什么联合国直到现在才做此认定呢?
严谨而言,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的主体并非联合国,而是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该组织把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其中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被划为A组,发达国家被划为B组,中南美国家被划为C组,俄罗斯及东欧国家则被划为D组。
自上世纪60年代加入该组织以来,韩国一直属于A组。但在日内瓦近期召开的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上,韩国被划入B组。
自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成立以来,这是第一次有国家发生国际地位变化。难怪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非常骄傲”,称“这是我们用辛劳和汗水创造的成果,希望全民为此感到自豪”。
我认为,韩国方面之所以感到自豪,并不是因为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而是在该会议历史上成为首个跻身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
的确,韩国1945年独立以来,经历过三年的朝鲜战争,当时简直穷得叮当响。但在战后,韩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
1961年,韩国人均GDP不过93美元,但通过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发展路线,到1977年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1988年举办汉城奥运会时达到4748美元。
1994年,韩国人均GDP迈过一万美元,虽然1997年经历了经济危机,但很快恢复,并在2006年超越两万美元。
2021年5月24日,韩国首尔,一名戴口罩的女子在汝矣岛的汉江公园为其男友拍照。
2018年时,韩国突破人均GDP三万美元的大关,加入了“30-50俱乐部”,即人均GDP达到3万美元以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目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国家只有7个,除了韩国,还有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
仅仅花了60多年时间,韩国就完成了经济指标和其他社会指标上的巨大飞跃,实属“汉江奇迹”。
韩国国民自我评价苛刻
尽管经济水平有了明显增长,韩国国内却一直有一种倾向,认为韩国并非发达国家。
我出生于韩国首尔,属于“85后”,上小学和初中那会儿感受到的社会气氛是: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向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方)迈进,但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尤其上世纪90年代,韩国频频曝出房屋、桥梁坍塌致死事件,或是官僚体系中的大型贿赂案件,媒体在揭露本国社会问题的同时,往往拿来当做正面典型的都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案例。
即便韩国1996年加入了经合组织,但紧接着就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全国一度陷入恐慌。
历史给韩国人留下的印象是:我们过早庆祝自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但实际上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除了这段历史,影响国民判断的另一重因素是,韩国社会经历的变化太快。
仅仅60多年,韩国人均GDP就从不到100美元增长至接近3.5万美元,但社会中既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有经历过发展阶段的人,还有出生以来就生活在发达国家阶段的人,这让代际之间的鸿沟变大,价值观也各不相同。这一点与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十分相似。
正由于经历了发展阶段的高度压缩,韩国和西方老牌发达国家国民的想法也就不一样了。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早早确立了领导世界发展的地位,但韩国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有了在国际社会上的待遇变化,大部分普通国民对于这种变化的感受还相当有限。
韩国媒体对此有过讨论。《朝鲜日报》曾质问说,国民心中是否也认为韩国是发达国家?因为除了首尔以外,韩国其他地区仍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首尔新闻》同样认为,韩国虽然经济水平比较高,但是国民幸福指数比较低。
早在此次被认定为发达国家之前,韩国社会早有质疑,虽说人均GDP这种看得见的指标有了飞跃,但并没有给每一个韩国人带来事实上的繁荣和安逸。
2019年4月2日,《东亚日报》以《人均GDP三万美元,我们就是发达国家了吗?》为题,写出了普通韩国人的隔阂感。
该文章提醒说,“虽说经历过战争的韩国在60多年中取得如此成绩,实属奇迹,但我们不应过度庆祝。西班牙和希腊的人均GDP也曾超过3万美元,但经济危机后就一直停留在2万美元的区间内。”
更为棘手的问题在于,很多韩国人并没有体会到所谓“人均GDP三万美元的时代”。因为韩国政府部门公布的收入统计不仅包括一般家庭收入,也包括企业和政府的部分。以2017年计算,如果去掉政府和企业收入,每个人能够拿到的实际收入仅为人均GDP的56%。那么如果人均GDP是3万美元,实际到手也就1.7万美元左右。
近几年,中国关于韩国的报道中经常出现“地狱韩国”这类的表述,这鲜明反映出,即便国家整体发展规模上升,但社会仍存在贫富两极分化、竞争激烈、劳动时间过长、居住和教育成本过高等难题。
这些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尤其最近疫情之下,社会矛盾变得更加严重。不仅仅是韩国,很多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发达国家或先进经济体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问题。
因此,当韩国被联合国认定为发达国家后,我的祖先们一定会感到非常高兴。但现在,大多数韩国人,尤其是正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恐怕难以为此“热泪盈眶”。毕竟这是属于国家或者社会的成绩,也许会让一个人感到些许自豪,可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大家更在乎的还是个人的生计,以及所生活的社会是在变好还是变坏。
(作者系旅居中国的韩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