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人疾病日增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2020/04/15 | 作者 BBC | 收藏本文
新冠疫情已不是第一次人类从动物身上感染疾病,而且,可能也不是最后一次。城市化、环境破坏、气候变化等等元素正在改变人类与动物之间互动的方式,未来它可能成为更大的问题。
过去50年,许多传染病在从动物跨越物种传播到人类之后,开始迅速蔓延。这其中包括:1980年代源于人类近亲黑猩猩的HIV/艾滋病毒;2004-2007年源于鸟类的禽流感;2009年来自于猪的猪流感;2003年的SARS则来自蝙蝠,但通过果子狸传给人类。埃博拉病毒同样来自蝙蝠。
实际上,人类大多数新型感染病毒都来自野生动物。但近年来,随着环境变化加速了这一进程。同时,再加上城市居民人数的增加以及国际旅行的普遍,疾病传播的速度更快更广。
大多数动物都携带可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的多种病原体。而这些病原体的进化和生存就取决于它们是否能找到新的宿主。这是疾病跨越物种的一个方式。病毒到了新的宿主身上,比如人身上,人体的免疫系统试图杀死这种新的病原体。
两者于是展开一场永恒的生死较量进化游戏,看谁先能找到新方法杀死对方。环境和气候变化正在减少和改变动物的栖息地,迫使它们改变生活方式、居住地以及谁吃谁等。
与此同时,人类在过去50年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全球55%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50年前,这一比例为35%。
人类生活的大城市也为许多野生动物提供了新家园。问题是这会使城市空间成为疾病的大染缸。病原体找到新宿主形成新疾病后通常更危险,这也是为什么任何新出现的疾病都令人担忧的原因。
感染能在大城市迅速传播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居住拥挤密集,空气质量不好,并接触和共享同一空间表面。另外,在某些文化中,人们还以城市野生动物为食,包括从周围地区抓获的丛林猎物。我们改变环境的机会越多,就越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并为疾病的暴发提供机会。目前,人类只记录了10%的病原体。因此,还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人手来寻找那剩下的90%,以及哪些动物携带这些病原体。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