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服产生的纤维微粒已成海洋主要污染源
2020/03/15 | 作者 法新社 | 收藏本文
从极地冰盖到水下10公里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洗衣机吐出的合成纤维微粒正在污染世界各地的海洋。
随着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逐渐重视,各式各样针对环境保护的政策被提出。客观地来说,尽管环境问题我们仍然不能轻视,但是相较于几年前,无论是居民意识还是区域性环境治理成果,都是相对可观的。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部分行为,仍旧在影响着环境。
过去一年,世界已经意识到使用瓶子、吸管和一次性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的危害,因此有数十个国家通过立法限制或禁止使用它们。
这些可见的废物有很多最终会流入大海。它们会聚集到涡流中,把海龟、燕鸥等野生动物紧紧缠住,并像死亡的水母一样悬浮在水中。
但是专家说,迄今为止,海洋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涤纶、尼龙和丙烯酸纤维的微小颗粒)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引起注意。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伊莫金·纳珀说,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们的大部分衣服是用塑料制成的”。她说:“我们会经常洗衣服,每次洗涤都会有大量纤维脱落下来。这可能成为环境的主要塑料污染源之一。我们如何消除这么小的东西?”
英国埃伦·麦克阿瑟基金会2015年的一份报告估计,每年有50万吨纤维微粒流入水道,而每年新生产5300万吨纺织品。据加拿大“海洋智慧”组织说,美国和加拿大的普通家庭每年向环境中释放超过5亿颗纤维微粒。
这些纤维微粒的绝大部分(无论它们是否合成纤维)都会在水处理环节受到拦截,但仍有将近900吨流入海洋。而在欠发达国家,有很多纤维微粒没有受到拦截,从而加入到流入海洋的塑料洪流中。
海洋生物学家说,塑料微粒对海洋微生物的危害,与购物袋对海龟造成的危害是一样的。
科学家近期研究重点是如何减少洗衣服时掉落的微污染物的数量。除了降低洗衣频率之外,非政府组织荷兰“塑料汤”基金会活动人士劳拉·桑切斯说:“洗衣服时,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来减少影响。纺织品在30摄氏度以上更容易分解。”
她说:“液态洗涤剂比洗衣粉好,因为洗衣粉有摩擦效应。还有,不要使用烘干机。”少买衣服同样很重要。有研究显示,衣服第一次洗涤时释放的纤维微粒最多。
总部设在斯洛文尼亚的“星球关爱”公司的创始人莫伊卡·祖潘表示:“汽车有过滤器,洗衣机也应该有过滤器。从现在开始,生产出来的每台机器对环境都应是无害的。”
意大利聚合物、复合材料与生物材料研究所的研究员弗兰切丝卡·德法尔科说,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对服装制造、洗涤和污水净化等每个环节分别采取专门的解决办法。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