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两家造船企业合并 市场份额逼近全球首位
2019/11/15 | 作者 美国《海事主管》杂志、《日经亚洲评论》 | 收藏本文
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10月25日宣布,批准国有大型造船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工业)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船重工)合并,为组建一家占全球销售额约20%的大企业铺平了道路。
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均成立于1999年7月1日,是特大型国有企业,均是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属特大型国有企业。这是两大集团在“分家”二十年之后再次聚首,也是国资委缩减央企数量至100家以内指导思想,在船舶制造和海工领域实施的具体体现。
新成立的企业将被命名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它将占据中国船东新船订单和修理合同的整整一半,同时占据中国的大部分海军造船活动。此次合并还将增强中国建造军舰的能力,两家公司都建造航母和其他军用船只。
中国船企联手打造的企业堪与韩国现代重工业公司匹敌,后者正着手与大宇造船及航运工程公司合并。据悉,新企业的造船量将占据全球市场约两成份额,逼近韩国现代重工业公司。在船舶制造领域,已出现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包括日本企业在内,各国企业似乎都需要进行整合。
国际造船业权威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森研究公司称,从2018年的造船完工量看,中船工业为925万载重吨,居全球第二位,占据全球市场11.5%的份额;中船重工为602万载重吨,居全球第三位,占据全球市场7.5%的份额。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国有企业,产品涉及从散装船、集装箱船、大型客轮到航母等军用舰船的广泛领域。
由于中韩企业的大规模重组,造船业界的垄断现象越来越明显。对于日本大牌造船企业所擅长的高附加值的资源能源船舶,中韩造船企业也发起了价格攻势。在造船需求停止增长的情况下,日本造船企业可能面临愈加严峻的经营环境。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