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哨兵遇袭案反思
2013/08/05 | 钟坚 | 收藏本文
上海宝山区淞宝路485号,东西走向的一条小街突然向里折进30多米,顺着宽敞的通道继续前行,即是海军东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的机关办公地。
营房门口,几位工人正从车上齐力卸下几块蓝色的玻璃,门右首边值班室原先的装潢已尽数拆除,工人们喊着号子又努力把玻璃安装到墙上。
身着黑色防弹服的哨兵在门口警惕地巡逻,一名持枪的卫兵同样身着防弹服,站在全封闭的岗亭内兀立不动,距门岗值班室不远处,已竖起了一排醒目的阻拦隔离墩。在路边“趴窝”候客的几位黑车司机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
这是7月22日的午后,燥热的空气在马路上四处游走,街市人来人往,景象一切如昨,似乎从未有过惊天大案。
“已经装了好几天了,装的全都是防弹玻璃,2700多元每平方米。”从海军岗亭跑去马路对面联华超市买水的蓝领安装工人说,岗亭和值班室以前连钢化玻璃都不是,现在全部都换成防弹玻璃,“足有三公分厚。”
这是从两名年轻哨兵的鲜血中所得到的教训。
6月22日晚10时许左右,上海广裕化工有限公司原办公室主任、62岁的上海退役老兵范杰明手持猎枪袭击了该支队大门岗哨。此前范杰明已身背两条人命,范抢得哨兵的81式步枪后从容遁去,又回宝山月罗路工厂再次杀人,造成黑车司机、军队哨兵、化工厂合伙人等6死4伤案件。
2013年7月20日,上海宝山“6·22”枪案事发地,装修工
人正给部队营房岗亭换上防弹玻璃。
《凤凰周刊》记者从海军获悉,海军总部已初步将宝山哨兵遇袭案定为“事件”而不是“事故”。这意味着,该起事件的大部责任在地方治安,而不是这支海军快速反应部队的内部管理问题。
但事实上,不唯宝山“6·22”枪案,近十多年以来,解放军哨兵被袭事件并不鲜见。在转型期的大陆社会,各类矛盾冲突凸显,枪弹分离的解放军哨位警戒制度并未获得预期的安全稳定,相反却受到少数犯罪分子和恐怖势力侵扰的严峻考验。
这里的夜晚静悄悄
范杰明袭击哨兵是在从浦东新区折返宝山区月罗路的广裕精细化工厂的路上。照此途径,淞宝路并非必经之处。有大陆媒体事后实地考察发现,范杰明选择淞宝路,比距离目的地最近的一条马路绕远了10多公里。
范杰明在最初的案发地广裕化工厂杀人后,携带自藏猎枪潜逃,随后在浦东沪南公路附近又杀黑车司机一人。接着折返经过淞宝路,再行袭击哨兵抢枪,是他短时间内迅速制定的计划。
淞宝路一带的吴淞军港聚集了诸如海军东海舰队训练基地、东海舰队登陆舰五支队、东海舰队猎潜艇大队、海军上海博览馆等多个海军部队。这些部队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在此地驻扎,其历史早过附近的原著上海居民。
上海宝山区一位出租司机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吴淞一带海军部队土地房产资源丰富,很多小区地皮都是军队资产。
早年这里多是滩涂荒田,上海政府为了支持部队建设,把土地无偿划拨给海军部队。随着城市的扩展,军队营房渐渐与新建小区相连接合围,在淞宝路附近的半旧小区,许多是军官家属区。他们搬到市中心后,又将这里高价出租给外来打工者。
宝山区是军队布防重镇,除了上述东海舰队上海基地等部队外,还有上海警备区海防旅、空军的旅团部队以及武警的训练基地等。
与上海警备区等相对较大且警备森严的军事目标相比,淞宝路的海军驻地相对地处偏僻,容易成为袭击的目标。“我们毕竟是海军一线作战部队,更偏向海上力量建设,对陆上营盘的防护警卫重视可能不够。”遇袭的海军东海舰队某支队军官表示,出现哨兵遇袭事件的另一原因是:淞宝路一带治安向来稳定,海军哨兵当晚突然遇袭,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
据该海军军官透露,该部队与宝山区很多单位都建立了军民共建关系,平时走动频频,再加上当地外来人口众多,常遇到民众问路或求助。在这样近距离下,如来者心怀叵测,实在难以防范。
“那晚连续听到枪响,大家以为是有人放鞭炮或者部队在搞演习。可很快听到嘈杂声,才知道部队岗哨被枪打了,听说打死的是一个江苏籍新兵,还有一人被打伤。”宝山海军部队营房大门附近“相约咖啡店”营业员称,前几天范杰明被警察带到部队门口指认,才知道哨兵是他杀的,“那老头高高瘦瘦的,很精神,看上去不像有60来岁模样”。
淞宝路一位黑车司机描绘的现场情景是:当晚10点左右,范杰明在劫杀黑车司机后,路过淞宝路485号的该支队附近,直接将车子开到营门外侧的哨兵岗前。两名哨兵见状问询,老头二话不说,拿出猎枪向哨兵“当当”开了四枪,然后抢了哨兵佩枪,慢悠悠地开车离去。
海军该部队营房门前通道宽敞,视野开阔,两侧还有路灯。但附近居民告诉《凤凰周刊》记者,这几处路灯以前都没打开过,黑的营房大门,为枪手作案提供了便利。
案发后,夜间哨兵岗前路灯大开,营房大门前设置了原先在营房大门外侧的岗亭也移到内侧,岗亭全部换上防弹玻璃。白天移动岗哨亦戴上头盔,穿上黑色防弹衣。
宽松枪械,实弹哨兵
手持自动武器的年轻哨兵居然被持猎枪的白发老翁枪杀,一时引得舆论大噪。
大陆媒体报道,范杰明在之前在宝山区为其侄子范国富打理一家月罗路上的广裕精细化工厂,事发前范国富与浙江东阳合伙人李致中的矛盾已臻激烈。6月22日下午5时,范杰明在厂内持械将李致中方的工人张云峰击打致死,随后潜回宿舍带上之前藏匿的猎枪,一路大开杀戒。
海军东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的营房大门口成为范的第三案发地。据事后海军人士批露,被抢枪支内并无子弹。海军上海方面亦间接向本刊记者证实,范杰明枪杀哨兵抢得为81-1式自动步枪(俗称“八一杠”)。
尽管在一线机动部队,解放军已经普及装备95式短柄自动步枪,但81式步枪至今仍为一些二线部队执勤站哨等使用。
上述海军人士透露,一直身为工厂保安主管的范杰明可能从网上购得对应81-1步枪口径的子弹。抢走哨兵枪支后,范本意持该枪再次寻仇杀人,不料网购的子弹在试用中出了问题,只好重新用自己的猎枪潜回工厂杀人。
更有媒体称,警方从范杰明驾驶的黑车内搜获两枚手榴弹。哨兵遇袭部队军官亦向《凤凰周刊》记者确认此事。范杰明私藏手榴弹可能与其早年曾在军队服役有关。
上世纪80年代前,军队对枪械管理相对松懈。因为局部战争频仍,社情民情复杂,哨兵夜间或白天站哨亦基本以荷枪实弹为主,遇有疑情可直接开枪处置。
“记得我当兵上哨时,班长总要检查是否带足子弹,一杆五六式冲锋枪配备三个弹夹90发子弹,遇有疑情可开枪处置。一天深夜我值守油库,发现远处有可疑物晃动,我连忙开三枪。5分钟后团部值班参谋驾车赶到,了解情况勘察现场,研判为野猪光顾,并表扬我警惕性高。”受访的一位50年代的解放军老兵回忆称,当年军队搞战备或训练,枪弹基本都放在睡觉的排房,平时站哨白天也是枪弹随身,只是不把子弹推上膛,夜间值哨则上膛关保险,以防万一。
凤凰周刊记者查阅1990年版本的解放军《内务条令》第十章卫兵“一般守则”规定,卫兵按照规定着装和佩带武器弹药,武器不准离手,禁止无故将子弹上膛。但当判明警卫目标遭受袭击,非使用武器不足以制止时,可以使用武器。该章更强调,卫兵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应当进行正当防卫。
解放军三大条令是军队行军训练生活的基本准则,从1990年版本的《内务条令》中,不难看出:至少在1990年代前后,大陆各军队兵种的一般部队在警卫制度的基本要求是须“配备武器弹药”后上哨。
特殊岗位的警卫制度或许从未放松,但一般部队的警卫携带枪弹制度执行标准不一。有的部队是带枪带弹,但只带空包弹等和有限的实弹;有的带枪不带弹,甚至只带空枪套上哨,枪套里面只有一个哨子,用于紧急情况下呼救。
警戒制度转向
解放军哨位警戒制度的转向,与军队职责和使命变化有关。
1990年代后,解放军基本全面进入和平发展建设时期,许多警卫目标认为没有实弹警卫的必要。相反,如士兵仍荷枪实弹站哨会有不确定的安全因素。
军队对枪支弹药的管理开始变得也异常谨慎。上世纪90年代参军的一位解放军军械员告诉《凤凰周刊》记者,为了不出事故,基层部队在1990年代基本实行枪弹分离制度,他所在的连队枪械库铁柜里只有与士兵对应的56式冲锋枪,而无子弹。
枪库中唯有连属军官的手枪,但手枪子弹锁在保险柜中,保险柜钥匙由军械员保管,密码则在连队主官手里。
连队士兵每逢实弹训练考核,必需由营军械管理员协同营里军官向上级作训部门申领,实弹射击后,若有剩余的子弹,则须全部返还上级保管。连队哨位上的哨兵一般都无实弹,整个连队事实上只由一杆空枪和两个徒手的士兵保卫。
在边防一线基层分队等特殊执勤岗位,常会要求荷枪实弹双哨上岗。尽管解放军对基层军队进行常态性尊干爱兵类的教化,但客观上,边海防部队一些荷枪实弹警卫的军营,因枪支走火或新老兵间关系紧张开枪伤害的个案,并不罕见。
“2000年前后,一些部队执勤哨位基本都处于有枪无弹的状况,有的连必要的电警棍这样的自卫武器都未配。”上海警备区人武系统一位武装部长称,他接触的很多部队岗哨都是如此。和平年代,“消极保安全促稳定”的心理,促使解放军的高级军官们更愿意加强对枪弹的管理。因为大陆大部分地区治安稳定,发生袭击哨兵的概率不高。并且,即使发生哨兵遇袭事件,领导们通常也不会追责。
上海宝山哨兵遇袭案之前,2009年3月19日,重庆空军某部哨兵也同样遇袭被杀,案件迟迟未破。3年后歹徒周召华再次犯案后被捕,才确定“3·19”枪案系其所为。
“3·19”枪案案发后,重庆当地媒体关心所抢的枪支是否有子弹,该部装备部军官明确告知,除非在警备状态或者有特殊任务时上岗,否则在一般执勤的枪支中并无子弹,民众无须过分担忧。
从过往枪案不难发现,1990年代以来几起案例中,暴徒所抢的基本都是空枪,但因歹徒不知军队警戒制度的渐变,以为哨兵手持实弹,致使年轻哨兵白白牺牲。
危情潜伏
相对来说,武警部队的警戒制度要求更严格,武警执勤部队也往往准备了好几套应急方案,以防不测。监狱哨所更几乎都是荷枪实弹,
2008年5月,湖北荆州监狱两名在押犯袭击哨兵企图越狱,正在执勤的5号哨哨兵吕龙发现异常大声警告,对方用砖头袭击哨兵。吕龙果断开枪,击伤一名囚犯李修龙,另一名囚犯彭立马上停止行动。
据彭立事后供认,此前两人合谋越狱前,李修龙认定武警哨兵枪内没有真子弹,故此敢于赌命一搏,孰料结果却不如人算。
总参等军务部门显然意识到此类问题,2010年修订后的《解放军共同条令》首次明确了警卫的级别标准规定,单独驻防的连以上单位,应当设置营门卫兵,昼间在营门外侧执勤,夜间在营门内侧执勤;必要时重要目标的哨位,应当设置复哨,1名卫兵为固定哨,其他卫兵为游动哨或者潜伏哨,卫兵之间应当保持通视。
该条令还规定,解放军哨位应当设置岗亭,重要警卫目标须配带枪支、弹药。解放军某部警卫连一位军官告诉《凤凰周刊》记者,野战军等正规部队现在基本按条令落实,哨兵虽然枪弹分离,但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枪弹结合,迅速出击。
不过,“各单位情况、执勤人员数量和领导的意识都不同,条令条例的执行也不是完全一致。”上海警备区有不具名的军官称。
细数内地每一次的哨兵遇袭恶性案件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驻防营区均有针对性地强化了哨位安全的训练。但这样一时应景性的训练难御现实危机。
上海宝山哨兵遇袭后,有人总结因素之一是哨兵岗亭在大门外侧,因此在案发后,该驻地将岗亭一律移到大门里侧,营房大门自动门紧闭,前面设置三道阻拦物,哨兵也站在全封闭的防弹岗亭内站哨。
一位上海军方人士称,此举实为消极安防,军地高层应该反思的是哨兵警戒制度的现状,对比国际枪械管理和内地互联网购犯罪动向,看大陆枪弹管理举措是否到位,而不是层层保护,人为削弱哨兵的战斗意志。哨位是军人素养、战斗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反应和体现,否则一有战事,怎能上阵杀敌?
“哨兵警卫制度,应该顺应转型期社会的变化发展,在技防、人防上下苦功夫,特别是后者。”上海国防战略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称,从宝山哨兵遇袭后的种种表现来看,部队哨位警戒系统建设、当地驻军快反能力明显迟钝,“距遇袭支队营区不足100米,就是另一海军营地,各部队之间对类似的恐怖袭击,事先没预防,事后亦没有形成合力,否则就能及时阻断事态的扩大。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