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观察节目走红的“套路”
探讨原生家庭、代际情感问题
2019/05/15 | 张安奇 | 收藏本文

4月24日,芒果TV播出的《女儿们的恋爱》最后一期节目中,冒着山中冷雨,90后演员张轩睿在最后的约会地点执着等待。当任家萱(Selina)鼓足勇气终于出现后,两人甜蜜牵手,正式确定恋爱关系。
在观察室内,“任爸”任明廷对女儿与张轩睿相差12岁的“姐弟恋”,也从抗拒到逐渐放松心态,表示“愿意为孩子的幸福放弃一些坚持和束缚”。
截至4月25日,《女儿们的恋爱》播放量达13.2亿,相关热搜话题频繁登顶抖音、头条、网易等平台,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38.4亿,讨论量122.7万。
虽然被吐槽像“成年版爸爸回来了”、男嘉宾差距明显、节目组欲扬先抑套路太深、炒CP,但还是凭借着较强的代入感让网友感叹“一不小心又带着真情实感”看综艺了。
《女儿们的恋爱》并不是第一档火了的“父女档”代际情感观察类节目,几乎同时收官的腾讯视频出品的《女儿的男朋友》、湖南卫视推出的《我家那闺女》系列,都是扎堆热播的同类型网综。
爸爸坐在演播厅全程观察女儿相亲、社交、谈恋爱,主持人和情感观察员时不时抛出一些关于情感生活、家庭关系、价值观念的问题。同类型网综一经播出都获取了不俗点播量和口碑,似乎为情感观察类节目找到了新出路。
节目中展现的代际差异、父女关系、恋爱关系、翁婿关系、原生家庭等社会话题也因极易引发观众共情和讨论,延伸成可以持续发酵的新看点。
“曲折剧情”与“矛盾冲突”背后的真假悖论
恋情一直是很多明星不愿意曝光的隐私,也是大众非常关注的部分。在《女儿们的恋爱》中,经历烧伤、离异后仍渴望爱情的任家萱、每段恋情都被父亲插手的乖乖女任容萱、期待积累恋爱经验的“恋爱小白”傅园慧接受节目组的配对,尝试与异性约会。相恋六年的沈梦辰与杜海涛则展示了两人的高糖日常。
一方面,在摄影机的拍摄下,明星的生活起居、社交情况、择偶观念被摆在被窥视的位置,满足了大众对明星恋爱的好奇心,让观众从明星的恋爱中看到了自己,也让明星更接地气,拉近了与普通人的距离。另一方面,明星的父亲们也与主持人和情感观察员一起,光明正大地观察女儿的恋爱,不时表达看法,就一些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导演晏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始终在强调《女儿们的恋爱》的鲜明标签就是没有规则、没有剧本、没有套路,“我们只是给双方提供一次跟异性接触和认识的机会,至于约会的层次和节奏,他们自己把握”。
尽管如此,质疑依然存在。《女儿们的恋爱》大结局播出后,任家萱为微博连发12个“感谢”,致谢张轩睿给了自己一段浪漫的旅程,张轩睿则回复“只要你开心,一切都值得!然后,不客气”,好姐妹田馥甄(Hebe)更是评论“多么希望你们不仅只是感谢彼此,多希望我能恭喜你们啊!我入戏太深了!”
入戏很深的不只田馥甄,还有无数网友一起围观了两人从初相识的彼此试探、因年龄差距差点失之交臂、刚要甜蜜恋爱时又遭遇张轩睿奶奶病逝而被迫终止约会、避开节目组私下见面决定继续约会,到最终在节目中确定恋爱关系的全过程。观察室内,主持人张绍刚与观察员程莉莎更是全程高调支持两人在一起。
刚刚被“萱睿CP”大圆满结局感动流泪的网友,又似乎捕捉到一丝不确定的气息,“笔耕素知”在知乎上评论:“两人丝毫不提现在和未来,怎么看都像是在作总结,而不是公布恋情,是戏啊,朋友们,还不清醒过来吗?”
任家萱的公司也并未对此作出明确回应,只是说:“节目中的相处都是很自然开心的,这是一段浪漫的旅程,谢谢大家关心。”但同时也有节目组人员爆料录制结束后两个人确实在一起了。一时间,“萱睿恋”的真实性又变得扑朔迷离。
相比之下,沈梦辰与男友杜海涛的甜蜜互动,气场强大的傅园慧连换好几位约会对象,任容萱与马来西亚法律系高材生施宇虽互有好感,但考虑到异地恋、年龄差距等现实因素,最终选择终止约会,反而更容易让人相信。
粉丝非常热衷于对几对CP交往的蛛丝马迹进行分析,来论证他们有没有“假戏真做”,这种分析与讨论在无形中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更增加了节目的热度,扩大了影响力。正如“张轩睿Selina在一起了?”微博热搜量达386万,在四位嘉宾中创下最高热搜量,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在早期的明星恋爱综艺节目中,崔始源和刘雯组成的“石榴夫妇”,潘玮柏和吴昕组成的“无尾熊夫妇”都是其中被认为“假戏真做”的典型。也有一些明星确实因情感类节目结缘,在现实生活中确定恋爱关系或结婚,比如向佐与郭碧婷在参加《最好的时光》后公开恋情,张伦硕和钟丽缇、付辛博和颖儿在拍摄《如果爱》后最终走入婚姻。无论是为了增加节目效果,还是嘉宾自主自愿,这种颇具话题性的配对及延伸出来的真假猜测,也已经成为情感观察类节目的一大看点。
同类节目中有一些后期剪辑也被吐槽为“故意放大矛盾冲突”。最突出的便是《我家那闺女2》中,傅园慧爸爸组织了一场家庭聚会,比预定时间已经晚了两个多小时,亲戚们却迟迟不见踪影,傅园慧最终脾气爆发,转身离座,在父亲的劝解下返回聚会,却一度无法融入大家的话题。
这期节目播出后,“傅园慧尴尬的家庭聚会”立马登上了微博热搜,她在聚会中愤然离席也被质疑不礼貌。对此,傅园慧发微博吐槽节目组:“剪辑真好啊,变成我大发雷霆逼我的兄弟姐妹陪我吃饭拍节目了”,随后她又删除了这条微博。这些真真假假的细节,让人投入地看综艺之后,难免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以成长诉求为前提,折射女性恋爱困境
“棚内观看讨论,户外纪实拍摄”的观察综艺节目形式发源于日本,《改变人生的一分钟深刻佳话》《人类观察学》等日本无厘头观察综艺至今广受关注。2013年随着《我独自生活》开播,韩国也掀起了一阵观察综艺热潮。中国从2018年开始真正涉足观察综艺领域。
而这一年,据民政部数据显示,中国结婚率只有7.2‰,创近十年新低。另一方面,依据QuestMobile《“单身汪”人群洞察报告》,我国15岁及以上的单身人群已达2.15亿。
也是在2008年,恋爱类综艺开始“井喷”式发展。除了大家熟知的长寿相亲综艺《非诚勿扰》外,还有《中国式相亲》《新相亲大会》《中国新相亲》《门当户对》等恋爱类综艺。观察在恋爱类综艺节目中日渐成为潮流,《请与这样的我恋爱吧》《心动的信号》《如果爱》《幸福三重奏》《妻子的浪漫旅行》不仅涉及恋爱,也开始扩展到夫妻情感沟通。
但很明显主打素人恋爱的节目反响一般,加入明星更有市场,加入父亲一起围观女儿的恋爱,则更有真实性、新鲜感、共鸣感,因此更具吸引力。湖南卫视、芒果TV、腾讯视频最近先后上线的《我家那闺女2》《女儿们的恋爱》《女儿们的男朋友》便是在此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三档节目几乎完全一致,唯一不同之处是前两者是“素人爸爸+明星女儿”,后者则是“明星爸爸+素人女儿”。
《我家那闺女2》中女儿们不仅都被“催婚”,还有各自的生活问题。比如,一面大把大把吃着各类保健品,一面熬着夜玩拼图的吴昕,被父亲吐槽不爱化妆打扮得“像摊淤泥”的焦艳君,家里乱得像“批发市场”的袁姗姗。尽管她们都表达过自己享受单身生活,但她们与不同的男性见面、与闺蜜闲聊的点滴,恰好表现出她们与父亲一样,同样渴望另一半出现,也明白自己的生活需要改变,而节目正是符合她们真实的成长诉求。在这点上,极易引发观众共鸣,谁没有过口是心非?谁没有改坏习惯时一边立Flag,一边找借口安慰自己的经历呢?
女儿为什么不谈恋爱,恋爱中的女儿们有怎样的困境,生活中遇到哪些问题,更牵动人心。湖南卫视《我家那闺女2》导演陈歆宇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明星表现出来的焦虑代表了很大一批职业女性的现状。”
《我家那闺女2》中吴昕谈到工作、爱情曾给自己带来巨大压力时几次忍不住落泪;《女儿们的恋爱》中,经历过烧伤、离异的任家萱一度很难卸下防备,敞开心扉去信任与接受异性;《女儿的男朋友》中演员张潮的女儿张晔子与男友张炜迅创业遭遇瓶颈,公司不得已搬家,两人收拾完东西离开时,偷偷落泪,更像是北漂创业青年的缩影;“靖哥哥”黄日华之女黄芷晴更是直言上一段恋爱让她发现,男朋友原来不是都会像爸爸爱妈妈一样爱自己,很想找个像父亲一样的男友……这些细节同样是普通女性恋爱的经历与考虑的问题。
不同的节目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我家那闺女2》侧重观察女儿的生活和父女关系,而《女儿们的恋爱》更侧重恋爱过程,而且除了沈梦辰与杜海涛是真情侣外,其他三对都是节目组配对的“假想情侣”,像是“一部没有剧本的偶像剧”,十分甜蜜。相对于女儿的恋爱,父亲观察的第二线索偏弱;《女儿们的男朋友》更像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家庭剧,聚焦真实情侣,关注父亲态度,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一应俱全。
另外,三档节目都让父女看到了彼此的另一面,傅春昇了解到女儿傅园慧其实一直希望自己也能离开父母单独生活;张潮发现父母离异、父亲常年不在身边,虽然让女儿张晔子心生怨怼,但父亲对她来说依然是最重要的人,对男友最初心生好感也是因为男友跟父亲一样,曾下意识地吃掉了自己不吃的披萨饼边;袁姗姗发现原来不善言辞的父亲,其实有非常幽默、健谈的一面。
破除原生家庭魔咒,延伸出更多思考
代际恋爱观察类节目的另一条重要线索便是来自观察室里的父亲,观察室可以说是节目的第二个真人秀场,在主持人和观察员的引导下,大家一起讨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话题。比如,恐婚、工作家庭如何平衡、朋友圈是否屏蔽父母、是否租房结婚、年龄对于爱情是否重要、相亲初次见面应该谁买单等。大大增加了观众的代入感。
所谓代际差异也在节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情侣之间自然而然的亲吻,父亲尴尬得看不下去,认为是不尊重长辈;特别是《我家那闺女2》中焦俊艳与好友Papi酱聊天时,Papi酱提出人生的重要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引发了现场父亲的集体反对,纷纷表示没有孩子的人无法理解孩子的重要性。三档节目中,作为父亲,只有《女儿们的男朋友》中的黄日华表示“老婆比女儿更重要”,秦沛则坚定地支持绝不应为生孩子而结婚。
从节目中显露出的原生家庭问题也十分受关注。《女儿们的男朋友》中有三个女儿都在离异的家庭中长大,情感观察员王子文小时候也是父母离异,她谈及原生家庭的影响显露心酸,坦言自己“跟爸妈没事儿从来不联系”“独立是被逼出来的”,是过早的单亲生活让自己“学会察言观色、很敏感”,“这个创伤这辈子自己都带着”。引发网友对原生家庭的创伤是否能被修复的讨论。
对此,心理咨询师张砾匀认为,0岁到6岁是人生脚本期,原生家庭影响一个人的底色。“如果原生家庭是离异的,容易让孩子缺失安全感、影响婚恋观,严重的会造成心理障碍。但并不是说原生家庭的影响不可改变,所谓原生家庭的错,说到底,都是一种逃避困难的借口。一个人真想改变的时候,先天影响要远远小于后天影响。”
张砾匀说,即便遭受原生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一直带着受害者的心理来看待这种影响,认为如果过去的事改变不了,自己就无法解脱,这其实是一种心理黑洞,就无法摆脱负面影响。反之,如果从当下开始改变自己的想法,就会变成一个转化者,很多影响都可以消除。
尽管选择呈现原生家庭对女儿的人生影响,但《女儿们的男朋友》并不支持“原生家庭原罪论”。在节目中,张晔子虽然内心对小时候父亲从没准时来接过自己、电话经常打不通,一度伤心失落,无法释怀,但在恋爱中,她却始终是擅长用高情商来解决问题的一方,对父母也始终怀有深深的爱;姜丽文更是在父亲充沛的爱之下,成长为一个阳光健康、自信到闪闪发光的女孩,她爱笑、爱打拳,对自己年龄毫不避讳,坦言40岁结婚也无所谓,她与男友柏豪很恩爱,吃最爱的炸鸡做生日礼物就已经很开心。
“原生家庭中父母离异,并不一定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关键是孩子是否能感到父母的爱与家的温暖。”张砾匀说。
父女的亲子关系也能反映出原生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父母看似相同的做法,也会对孩子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在《我家那闺女2》中,傅园慧的父亲傅春昇与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郭跃的父亲郭向生,同样事无巨细地照料作为运动员的女儿的生活起居。傅爸爸从做饭到按摩,“能替她做的尽量都替她做”,郭爸爸则是不仅包揽全部家务,还要每天到楼下接女儿回家。最被诟病的是自己给女儿做饭,却从不坐下来陪女儿一起吃。
两个女儿的状态也完全不同,傅园慧内心明白这是父亲对自己的爱,也享受其中,认为“并不会影响自己独立的思想”,而郭跃却十分抵触这泛滥的父爱。网友纷纷感叹,生活中有太多“郭跃爸爸”,有超强的控制欲,批评式教育,“我就是这样长大的孩子”。
张砾匀认为,首先两个女儿性格不同,另外,郭跃的父亲有强烈的补偿心理,迫切地希望照顾8岁就进入体校很少回家的女儿,这种补偿心理给郭跃造成了很大压力。而傅园慧与父亲则是朋友式的相处,压力相对小。
在媒体看片会上,企鹅影视天马工作室总监、《女儿们的男朋友》监制李笑表示,“原生家庭是这一生中给你最亲密关系的人,比如说父亲,他其实是那个最希望‘看你幸福的样子’的人,原生家庭在成长、恋爱中更应该是你的铠甲。”
纵观“父女档”代际情感观察类节目,往往都少不了明星私生活、社会话题,这本就自带流量,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单身女性可被发掘的方面,绝不仅仅是恋爱和婚姻这么简单。而结束拍摄回到现实生活中的女儿们,仍然都以工作为重,也许节目中的成长与恋情,矛盾与争论,都只是故事的开始。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