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脱贫经验值得非洲借鉴
2019/04/05 | 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 | 收藏本文
无论是用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用购买力平价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非洲在全球贫困人口中都占到极高比例。因此,消除极端贫困应成为非洲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而这方面,中国的经验可以借鉴。
中国全国两会开幕,以评估政府过去一年的表现。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7亿多中国人摆脱了贫困,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领导人制定了明确的目标,要借助政策和资源支持,到明年实现绝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将使中国到本世纪中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03年,非洲联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把农业确定为重点发展领域,进而通过了《马普托农业和粮食保障宣言》。此后,《非洲农业综合发展计划》要求非洲政府把至少10%的国家预算投入农业。2014年签署的《马拉博宣言》把2025年设定为非洲消除绝对贫困之年。虽然很多非洲国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但贫困率仍居高不下。
未能实现减贫目标的原因包括纪律不严、资源匮乏、缺少政治意愿、政策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中国赢下脱贫之战,是因为领导人通过明确的政策、资源、切合实际的目标,以及更重要的是严格的纪律,从而动员了全国的力量。这正是非洲所缺少的。
非洲有丰富的人力资本、矿产资源和肥沃的土地。非洲人值得拥有一个重视才能、且不会破坏他们努力的环境。这将有助于随后的政府检验在此前的政府主导下开始实施的某些倡议的价值。连续性和稳定性是中国崛起的关键因素,非洲可以从中学习。
中国有句名言——“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应脚踏实地。对这句话的另一种解读是:一个国家为探寻终结贫困和战胜挑战而制订的计划必须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幸的是,由于政策薄弱,非洲在这方面失败了。中国认识到政策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我们应从中学习。通过从各方面增强非洲人的能力、实现土地经济多样化、能有顺势而为的领导人执政,贫困是能够被终结的。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