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放量增速达七年来最快水平
2018/12/25 | 作者 《金融时报》,何丽 | 收藏本文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正以七年来最快速度加速,并在2018年创下历史新高,尽管近200个国家承诺要把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水平。根据最近发表的研究报告,2018年碳排放量增加2.7%,主要是由于中国、印度和美国排放增长。这些数据同时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以及《环境研究快报》上。与此同时年度联合国气候谈判在波兰卡托维兹展开。
相对于近年的情况,排放量增加是一个戏剧性的变化,突显各国要履行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抗击气候变化的全球协议)中的承诺是多么具有挑战性。它粉碎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希望,他们在前些年排放量似乎趋缓时曾提出,经济增长正与全球排放增长“脱钩”。
位于奥斯陆的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的研究总监格伦·彼得斯称,在全球排放量2014年至2016年趋稳、2017年增加1.6%后,今年的增加主要源自化石燃料消费增长。巴黎协定的缔约方承诺将全球升温幅度限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的水平,并将努力将其保持在低于1.5摄氏度的水平,但并未商定确切的温度目标。
然而,根据联合国最新气候报告,如果当今的政策延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升温幅度将更接近于3摄氏度。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变化学教授、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科琳恩·勒凯雷指出,到2030年排放量需要下降50%,到2050年需要实现零排放,才能将全球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她说,最新数据显示,排放峰顶“尚不可见”。
全球煤炭消费量在2013年达到顶峰,但今年和2017年的煤炭消费量回升意味着,这个顶峰可能是短暂的。根据该研究,中国占2018年排放量增加量的近一半。中国今年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增长4.5%,同时天然气消费量将跃升18%。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的彼得斯表示,中国的排放量“今年真正反弹”。“最强劲的原因是经济刺激政策——政府不断通过建设来支撑经济,而建设工程需要更多的煤炭和水泥。”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