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飞行员何以死于乌克兰歼击机?
2018/11/05 | 田聿 | 收藏本文
摘要:随着美国军事战略从全球反恐战争调整回“大国竞争”,不惜代价地接近、刺探战略对手的武器装备,将是美军永不停歇的“日常工作”。
“一个F-15飞行员却死在苏-27的座舱里。”如果出现这样的新闻,恐怕会让人觉得纳闷,因为这两款飞机的飞行员往往互为敌人。可现实就是这般戏剧,10月16日,在乌克兰西部文尼察州进行的多国联合演习中,乌克兰空军一架进行飞行体验的苏-27UB歼击机坠毁,不仅摔死了本国飞行员,还搭上一名美国空中国民警卫队飞行员的性命。而他本来的目的,是体验该机的操纵特性,继而为美军寻找对抗之策提供依据。
2018年10月12日,乌克兰西部的斯达科斯坦尼夫空军基地,一名美国陆军士兵站在一架苏-27战斗机前。
演习里面有“腹案”
坠机事件发生在乌克兰主办的“晴空-2018”多国联合军事演习中。该军演旨在提升乌克兰与北约空军的协同行动能力,矛头所指无疑是边界附近虎视眈眈的俄军。
令人莞尔的是,演习启动前,被乌方寄予厚望的美国空军却无意参加,因为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盟国空军足以代劳。据《俄罗斯报》报道,由于“特殊盟国”以色列极力游说,美国最终同意安排18架F-15鹰式战斗机赴乌,而且演习课目超出空中对抗环节,还融入空地对抗特别是防空压制(SEAD)课题,再考虑到随美军同期抵达的还有以色列空军飞行员,其目的早已超出同场切磋的范畴,明显带有针对驻叙利亚俄军部队集群的味道。就在9月,曾发生美俄军机对峙以及以色列战机“设套”导致俄侦察机被误击事件,美以与俄罗斯的军事摩擦风险急剧上升,两国都急切希望获得俄军相关技术兵器的第一手参数,而乌克兰正是他们下手的“宝地”。
尽管距离苏联解体已经27年,但乌克兰空军所拥有的原苏联军机仍具有相当的技术价值,该国战斗力最强的第831航空旅就拥有18架苏-27S歼击机。尽管其不少电子设备停留在苏联时代,但毕竟是基于苏军自用型号生产的,从敌我识别到雷达电子设备工作模式,再到维修保障流程,都与俄军现役多数战机相差不大。
重要的是,苏-27S是俄军占主流的苏-27SM2、苏-30SM、苏-35S等制空型歼击机的基本型,大多数飞行特性尤其是敏感的飞行包线边缘动作,都能有效模拟出来。对于这一点,经常在波罗的海、黑海以及叙利亚同俄军机遭遇的美军乃至以军飞行员是乐于了解的。
更微妙的是,有乌克兰网友发推特称,坠毁的苏-27UB歼击机疑似在与防空系统对抗中在低空飞行时出事的。如果属实,意味着美军参与“晴空-2018”演习与俄罗斯交付叙利亚S-300PMU2“骄子”防空系统有关。
据悉,乌军确实在此次演习中出动了早期型S-300PS防空综合体,并用经典的ST-68U(俄军编号36D6)搜索雷达对北约友军驾驶的战机进行跟踪。但俄罗斯专家认为,去乌克兰训练,不能让美国或以色列飞行员在叙利亚天空安然无恙,“他们的训练方法,犹如警察拿测车速用的雷达当对练伙伴,缺乏实战价值。要知道,乌克兰继承的全是苏联时代生产的雷达和导弹型号,而俄罗斯提供给叙利亚的都是新产品,其差别相当于扎波罗热人牌轿车与法拉利跑车相比较”。
但俄军事专家穆拉霍夫斯基认为不能掉以轻心,因为S-300PS再老,也是S-300P系列的“母型”,技术原理和作战流程具有继承性。不排除美以飞行员摸索一般对抗规律,再结合从叙利亚行动搜集的信号情报,完善自身的压制手段。
刺探对手不遗余力
再大方的武器出口国,所要遵守的铁律是“保守核心机密”,实现途径要么是专门生产外贸武器,要么对自用武器技术降级,或对核心技术性能(如雷达频率、导引头频率)进行彻底修改,防止“太阿倒持”。即便如此,基于工程技术的关联性,哪怕和再早期的武器较量,美国人也觉得有心得。更重要的是,与来自前敌对阵营的盟友同台竞技,更能掌握相关技术要领,从而有效应对。
2017年5月,美国陆军以“他不来,我就不来”的硬气,坚持让北约邀请乌克兰参加停办了15年的“强大欧洲坦克挑战赛”(SETC)。尽管乌克兰代表队带来的“堡垒-M”坦克面对一帮使用豹2、M1A2坦克的北约代表队时毫无还手之力,但美军偏偏对它们“情有独钟”——除开正规比赛外,刻意邀请乌克兰队友和自己“吃小灶”,组织城镇战攻防机动、超越障碍、防炮击、防御简易爆炸物(IED)、识别敌我目标等额外课目交流,其目的就是希望从乌军那里交流曾发生在乌东顿巴斯地区的“俄式战争”情况。要知道,对抗乌政府军的顿巴斯民兵完全用俄军套路作战,而且里面就有不少俄籍志愿兵。
这还不算,美国加强与土耳其、以色列、沙特等盟国的技术交流,全方位了解俄罗斯、伊朗等国武器的威力。自2017年11月以来,沙特利雅得、吉赞、海米斯穆谢特等重要城市遭到也门胡塞武装的弹道导弹袭击,沙特防空军用美制爱国者PAC-3拦截弹回击,全程都有美国非军职技术人员保障,获取大量一手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已卸任的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黑莉曾面对一批也门导弹残骸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这些导弹实为伊朗“流星”系列导弹的翻版,而为黑莉准备这些材料的正是美国中央司令部的情报部门。按照美军的判断,打到沙特首都利雅得的胡塞武装“火山H-2”导弹就是伊朗“流星-3”的化身,换言之,通过实地了解“爱国者”拦截效果,也为自己今后面对伊朗“撒手锏”时吃下一颗“定心丸”。
随着美国军事战略从全球反恐战争调整回“大国竞争”,不惜代价地接近、刺探战略对手的武器装备,将是美军永不停歇的“日常工作”。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