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日本富士综合火力演习
2018/09/15 | 田聿 | 收藏本文
摘要:从种种迹象来看,日本在推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安保戒心,继续密切日美同盟关系,打造带有外向性质的“防卫力”,对地区安全构成“并不健康”的影响。
8月23日至26日,日本自卫队举行国内最大规模的实弹射击演习—富士综合火力演习,该演习自1961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26日上午举行的公开演习中,约有2.7万人进行了观看,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及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等防卫省高官到场视察。对此,日本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录像与报道,另有20余家海外媒体被邀请参与观看。
此次演习以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岛屿为假想目标,展示了陆海空自卫队联合作战的情形。鉴于日本自卫队从“专守防卫”向“海外派遣”转变,特别是陆自刚刚组建极具进攻性的陆上总队和水陆机动团(即海军陆战队),演习所表露出的意涵自然为中韩等邻国所高度关注。
老课目“脱敏”处理
日本防卫省称,在8月26日的公开演习中,陆自投入80余辆坦克装甲车辆、近60门火炮、20架直升机,其余车辆700多辆,动用部队超过2400人,规模超过联队(团)级。演习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先有地面重武器实弹射击演示,接着以机降、伞降收尾,但因天气不佳,其中伞降课目被取消。
富士演习的重头戏是下半场,其想定脚本往往代表日本政府近期军事战略思考。2018年,陆自以刺激中国神经的所谓“离岛夺还”为主要目标,设想陆自与海自、空自联合作战,对所谓“登陆日本控制岛屿之敌”实施打击,将其赶下海去。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离岛夺还”从2014年起就成为富士演习的“保留节目”,但相关“道具”发生了微妙变化。前几年的演练现场,代表“被占岛屿”的侧影确有明确指向性,和日本与中国起争议的钓鱼岛地形雷同,就连假想“敌军”的装备图影也是有明确指代,出现了96式坦克、苏-27歼击机等装备。但这一次,“敌军”装备图影没怎么变,但“被占岛屿”不再有明确地理特征,变成夹杂平原、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的大岛。岛中心有座“平顶山”,显示出日本防卫省仍致力于打造两栖作战能力,但为了照顾有所起色的对华外交,有意识地降低演习的针对色彩。
日本作为岛屿国家,且与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存在着岛屿争端,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岛屿相关作战能力的建设。2013年版《防卫计划大纲》、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及2018年8月底新推出的《防卫白皮书》等文件均明确指明了强化夺岛作战能力的建设。
与此同时,日本防卫省模拟了各种岛屿作战的情景,并多次进行军事演习,对“离岛夺还”相关战术战法进行了演练。2013年版《防卫计划大纲》将自卫队的“离岛夺还”作战能力作为核心机能加以建设,指出:“为了应对针对岛屿的攻击,需在确保海上优势及空中优势的基础上,强化对战机、舰艇、导弹的防御能力。”2015年版《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也明确指出:“自卫队与美军在日本岛屿遭受攻击时进行共同应对。必要的情况下,自卫队实施岛屿夺还作战,在阻止敌军进行登陆的同时,全面展开水陆机动团及机动部队进行应对;美军对自卫队的离岛夺还作战进行支援与补充。”
夺岛演习愈演愈烈
富士演习向来是日本自卫队新武器的“秀场”,这一回,陆自重点投入两栖登陆、兵力投送、火力支援等武器。
首先,新组建的水陆机动团高调安排从美国购买的AAV7两栖车进行射击表演,目前它们集中配属给驻大分的机动团战车队。其次,能全域机动的16式轮式战车非常抢眼,特别是短停射击环节表现出较高的射击精度。另外,陆自比以往更加强调战斗工兵破障能力,现场能看到92式扫雷车发射爆破排雷索,强行为步兵开辟冲锋通道,同时炮兵及时打出一轮烟幕弹,阻挡守军视线。
不过,日媒透过富士演习的“军火秀”,发现自卫队的诸多尴尬之处。历年演习中,完成课目最好、射击技术最佳的,居然是用了几十年的老式武器。新式装备则常常出问题,像90式坦克“趴过窝”、10式坦克“掉过”履带等,甚至出现直升机索降时士兵迟迟无法摘下索降环,结果被直升机吊走的糗事。
军事专家认为,与一般作战指挥样式相比,渡海登陆战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组织指挥更加复杂、控制难度更大、时效性要求更高,需采取多种措施才能有效实施。富士演习所透露的日本“离岛夺还”作战模式,一般以水陆机动团为先遣部队及主要战力,海上自卫队负责应对来自敌军舰船、潜艇、导弹、鱼雷的攻击;航空自卫队负责兵力的补充及空中优势的确保。
实际上,“离岛夺还”作战是考验一国部队联合指挥机能、沿岸登陆机能、远洋投送机能、导弹防御机能、制海制空机能等综合作战实力的战争模式,日本多次对自卫队的“离岛夺还”战术战法进行了演练。
2014年5月,日本自卫队在奄美群岛江仁屋离岛首次举行了国内专门性大规模“离岛夺还”作战演练,其间约500名陆上自卫队员、820名海上自卫队员及10名航空自卫队员参加了登陆作战演习。2015年7月,日本陆上自卫队赴澳大利亚参加美澳“护身军刀”联合军演,西部方面队直属普通科联队(简称“西普联”,系水陆机动团的前身之一)作为日本“离岛夺还”作战的专业部队进行了登陆作战演习。2018年1月,拥有自卫队唯一伞降部队的陆上自卫队第一空挺团在习志野演练场进行了“离岛夺还”作战中的兵力投送演练;2016年1月至3月,西普联与美国海军陆战队进行了“铁拳-2016”年度合同演习,该演习自2005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主要对“离岛夺还”战术战法进行演练。
夺岛部队渐成体系
2018年8月23日,日本御殿场市,日本陆上自卫队在富士山附近的东富士训练场进行实弹射击演习。
日本自卫队新成立的水陆机动团编制约3000人,主要任务是应对夺岛作战,实施抢滩登陆、火力支援等。按计划,该机动团将由团本部、3个水陆机动联队、水陆两栖战车部队、特科部队、侦察部队、装备科部队、通信科部队、后方支援部队、教育部队等构成。
其中,第1联队由西普联改组而成,编制约660人;第2、第3联队编制约700人至900人。西普联于2002年3月成立之初便作为离岛作战应急部队进行了多项演习,当前是自卫队唯一的两栖部队,驻扎在长崎县佐世保市,功能类似于美国海军陆战队。日本防卫省在2017年度预算申请中列入了3.8亿日元,用于水陆机动团相关设施的建设。
与此同时,日本废除了中央即应集团,并将其下辖的第1空挺团、第1直升机团、中央即应联队等划归新组建的陆上总队管辖,而水陆机动团也是陆上总队的直辖部队。由于第1空挺团、中央即应联队等也与“离岛夺还”作战紧密相关,且在此之前均和西普联共同举行过登陆作战演习,因此,陆上总队能够更加促进日本自卫队夺岛作战的一体化运用。
另一方面,日本也积极推进沿岸监视部队及“离岛夺还”作战中充当机动先遣部队的警备力量部署在冲绳县及九州岛沿岸部分岛屿。根据防卫省提交的预算申请,在夺岛作战能力建设方面,防卫省申请在鹿儿岛县奄美大岛及冲绳县宫古岛部署“西南警备部队”相关经费746亿日元。此外,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为了配合水陆机动团开展“离岛夺还”作战,也对部队体制编制进行了调整,大力强化了部队的机动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以确保“离岛夺还”作战过程中的海上优势及空中优势。
从种种迹象来看,日本在推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同时,仍保持较高的安保戒心,继续密切日美同盟关系,打造带有外向性质的“防卫力”,对地区安全构成“并不健康”的影响。对于这种长期存在的情况,中方也应保持清醒头脑,做好相关的应对工作。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