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拉法国军售后腿
别谈友谊,谈利益
2018/09/05 | 田聿 | 收藏本文
法国武器出口正经历痛苦时刻,因为美国在关键技术上对其“卡脖子”。据美国《防务新闻》8月2日报道,美国拒绝为法制“战利品”巡航导弹提供组件,而该导弹正是法国卖给埃及的阵风战斗机的“标配”。
7月4日,法国国防部长弗洛朗斯·帕利出席国会国防和武装部队委员会质询,提及法埃战机交易时,她承认法国军品存在对美依赖问题,“这是现实,我国受制于这一点(即美国《武器国际运输条例》,ITAR),我们无法改变美国阻挠‘战利品’导弹销售的态度”。她还补充说,法国军队及国防工业部门正寻找提高独立自主的途径,“解决方案就是敦促欧洲MBDA集团(‘战利品’导弹的制造商)尽快研制出类似组件,我们能够按合同约定完成,在合理的时间里制造出来”。
耐人寻味的是,早在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巴黎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就试图说服他为“战利品”导弹放行,特朗普却将其推给两国军事部门协商,至今仍然得不到解决。
巡航导弹的主要技术门槛在于地形匹配组件和发动机,前者需要大量卫星影像数据,以此算出导弹实际位置而实施超低空突防。这一方面,法国乃至欧洲厂商可以自行解决。但在巡航导弹发动机方面,欧洲人显得力不从心。由于低空阻力大,必须使用省油的小型涡扇发动机,但要做得足够小,必须将核心段缩小,有此技艺的目前只有两家美国公司。种种迹象来看,“战利品”导弹外销受阻,极可能是被美国“卡”住了小型发动机的脖子。
类似情况在欧洲军品销售中并不鲜见。21世纪欧洲空军最重要的空战利器——通过导轨发射的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由于美国雷锡恩公司攥着冲压发动机的热段一次成型件供应,令欧洲人徒唤奈何。
别看美欧多年来高喊“跨大西洋友谊牢不可破”,碰到真金白银的利益,双方也是不讲情面的。2017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始进行迅速且规模庞大的军售。美国“第一防务”网站称,“让有钱的欧洲人、澳大利亚人、阿拉伯人、日本人乃至韩国人多买美国武器,是特朗普重振美国经济的重要手段”。据统计,美国每生产1300亿美元的军火,能拉动1%的GDP增长;每增加10亿美元订单,就能解决上万人的就业。2017年特朗普与沙特国王萨勒曼签订千亿美元军火订单时,“就业,就业,就业”三个重复的词跃然纸上。
令人莞尔的是,美国斩获的军火订单,有些本该是欧洲的“囊中之物”。最突出的案例当属卡塔尔的“军火抢单大战”。2016年,卡塔尔同意从法国采购24架阵风战斗机,但接下去的12架意向采购却迟迟不能到位,原因就是美国搞“小动作”,包括掣肘“战利品”巡航导弹的制造,其操作与最近阵风战斗机的交易如出一辙。2017年底,卡塔尔决定改购36架美制F-15QA战斗机,这意味着法国人的潜在市场被彻底堵死了。
法国国防部长帕利指出,近年来美国持续简化军售流程,缩短从顾客要求提案到签约的时间,同时放宽尖端武器出售限制,使得欧洲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新美国安全中心亚洲安全项目负责人里德·克洛宁表示,军售是美国楔入热点地区并注入势力的主要杠杆之一,顾客购买了以系统性、体系化著称的美式武器后,必须接受美军战术培训、技术升级和情报支援,否则就很难发挥武器作战效能。军售合同形同军事盟约。相比之下,冷战结束后,欧洲各国专注于本国及特定安全领域,装备平台的研发与采购趋于单一任务化而无法通用,致使防务合作有各自为政的倾向,在国际市场上也就变得缺乏竞争力。
欧洲军品看似是除了美国军品之外的“第二选择”,但由于西方世界司空见惯的参股、并购和技术交换活动,欧洲防务供应商的技术独立性大不如前,“战利品”导弹销售遭“狙击”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