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很火的偶像剧,现在为何看着不对劲?
2018/06/05 | 张丹丹 | 收藏本文

2001年播出的偶像剧《流星花园》,堪称“偶像剧鼻祖”,风头一时无两。随后台湾偶像剧产业迎来黄金十年,《王子变青蛙》《薰衣草》《恶作剧之吻》《海豚湾恋人》等成了那个年代许多80后、90后共同的记忆。暑假里,电视台一遍遍播放这些偶像剧,一颗颗青春悸动的心在燥热的夏季里,随男女主角的“真爱”跌宕起伏。
17年过去了,《流星花园》要被翻拍,消息一出,热度持续不减。当时的神剧能和今天的观众碰出什么样的火花,好像比电视剧本身更有趣。杉菜的扮演者大S日前发微博回忆当年,曾觉得“杉菜好贱”,“杉菜是个绿茶”,“当年的观众都很单纯,就这样放过杉菜了。哪知上辈子的戏又重播了!这下漏洞百出了”。
言下之意,如果杉菜这个人设放到今天,必然要被观众吐槽的口水淹没。 当时我们眼中,《流星花园》里酷到不行的四个美少男,现在看来却充斥着浓浓的杀马特风;而当时同学朋友之间流传的经典台词 “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吗啊”,“如果想流泪的话就倒立起来,眼泪就不会流出来了”,现在看来中二得不好意思说出口。
曾几何时,这些感动过我们,承载着我们青春幻想的偶像剧,渐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喜剧。还有当时大热的琼瑶剧,如今看来也是三观尽毁的重灾区。过去的偶像剧要改编,怎么让现在观众买账是个难题。
广为诟病的“渣男”“绿茶”和拎不清的男女关系
偶像剧里,如今最不能为网友所接受的曾经的美好,争论最热烈和不满的,是这些偶像剧对多角爱情关系的处理。尤其是那些情感诉求不明晰,在几个异性之间徘徊犹豫的主人公:多情的男主,白莲花女主都不被人喜欢了。
大众文化因为要满足多数人的情感需求,具有相当的时代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又必然是符合当时大多数人的心理的。当时的剧脱离时代氛围,放在今天,就产生了某些挑战现在普遍道德准则的效应。
网友对过去偶像剧的人物的调侃,以《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何书桓、《还珠格格》中的尔康为代表,还有以琼瑶剧中楚楚可怜的绝大多数女主人公。
《情深深雨濛濛》中依萍问何书桓:“假如你没有遇到我,你会爱上如萍吗?”何书桓答道:“我不知道”。而当如萍也问同样的问题时,何书桓的回答是,“你知道吗?依萍也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很诚实地告诉她,如果没有她,我会爱上你”。
这样的对白,有网友评论“何书桓是个大渣男”,认为这种温柔多情现在看来更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不仅如此,何书桓拒绝一直痴恋着自己的如萍,话术是:我这一生都不会忘了你,不管我在谁的身边,我心里永远有个角落,为你保留着。这也被网友评论为“渣男”的表现。
《流星花园》中,除了摇摆在道明寺和花泽类之间的杉菜之外,另一个白富美女主角藤堂静,明明不给痴心的花泽类机会,却要求花泽类不可以跟其他女孩子认真,“你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类啊”。
还有一类现在被冠“渣男”“渣女”的情况是,以朋友方式相处的两个人,却又各自干涉对方的感情生活。
反而,当时在电视剧中被恨得牙痒痒的人,比如《情深深雨濛濛》大反派雪姨,《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娘娘,现在观众看来都变成了难得的“正常人”。
网友评论,“《还珠格格》三观最正的就是皇后,内外分明,对外不恋权力,对内严肃风纪。 假如皇帝真这样搞,后宫不乱了套?”而容嬷嬷跟皇后深厚的主仆感情也成了动人的篇章。
另一位代表人物雪姨,她对自己的四个孩子有强大的母爱,对家庭操心操劳,某方面,她又颇有《雷雨》中“蘩漪”的新女性气势,冲破封建阻碍,勇敢追求爱情。
甚至,婚外恋败露后,她的话语也振聋发聩:“陆振华你有多少小老婆,我为什么要为你守身如玉。我又不需要贞洁牌坊,你可以玩女人,我为什么不可以找男人,魏光雄比你好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我愿意给他生孩子,你活该要戴绿帽子”。这种战斗力和死拼的气势,倒有一些悲壮的色彩。
2007年电视剧《奋斗》风靡大江南北,男女主角一见钟情,男主恋爱期间劈腿,女主则是抢了自己闺蜜的男友。
当时这部剧没有被广泛讨论的三观问题,现在也被列到了三观太歪的榜单上。
当时的受众长大了,真爱至上也不再被信奉
经历了多年偶像剧的狂轰乱炸,套路与反套路,还有时代氛围的变化,观众已经不如一二十年前那么温柔单纯。他们不会只要认定了男女主角,那么一切阻碍的人都被认为是坏人,一切阻碍的势力都是恶势力了。
专供青少年和心理年纪较小受众的偶像剧,浪漫的故事情节,帅气美丽的男女主角,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这些如今批评三观不正的人,也曾经是这些偶像剧的受众,也曾对偶像剧里的真爱观坚信不疑,沉迷陶醉,不过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他们渐渐有了反思力,口味也变得挑剔,不那么容易被主人公牵着鼻子走。
毕竟营造的爱情梦幻和现实比,一击即碎。
这些成熟起来的观众,已经无法被“真爱至上”的浪漫主义信条所说服。
奉行“真爱至上”一个典型就是琼瑶。琼瑶曾经在自传《我的故事》里说过:“爱情一旦发生了,就不是年龄、身份、地位、道德……种种因素所能限制的。”
《一帘幽梦》中的费云帆指责女主的姐姐绿萍——“你只不过是失去一条腿,而紫菱为你割舍掉的是她的爱情啊”。用今天的价值观来衡量,这句台词可以说是“毁三观”了。
过去,似乎跟随着剧,年轻人们就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但渐渐人们觉得,仗着所谓真爱,蔑视一切,放弃责任,伤害家庭,倒是显得太自私自利。
琼瑶小说走红内地的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初始,那些宣扬解放自我,恋爱自由的作品,因为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具有着诱人的魔力。
琼瑶的作品,酥酥麻麻,戳中大部分人内心渴望的点,他们相信,真爱可以超脱世俗,战胜一切,就连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
在如今恋爱观更加开放,传统家庭观念反而被重新珍视的年代,琼瑶剧对“小三”的偏爱和“合理化”,让人们已经没法做到温柔默默地接受。
在被广为诟病的电视剧《新月格格》中,新月格格被大将军救回,但是她偏偏爱上了把她当女儿的将军,在原本和睦的夫妇之间充当起了“第三者”,最后和将军在一起了,还得到了所有人的体谅,只因为有真爱。
新月那句“我不是来破坏这个家庭的,我是来加入这个家庭的......”,现在看来一语惊人,频频成为网友攻击的对象。
物质崇拜和并不会终止的三观讨论
“我要让所有的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2014年电视剧《杉杉来了》火了这句话,再配以霸道总裁张翰的邪魅一笑,引发一场网络狂欢。对物质的炫耀也是被指责“三观不正”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实这种透露着土豪气质的情话,在《流星花园》中就已见端倪,和张翰的被嘲笑不同,道明寺那些土里土气、看起来智商不高的情话,在当时是无数少女为之痴迷的:
“我可以每一个月给你十万,我可以给你一张白金卡,不限额度随你刷,每天有专车接送,我可以给你豪华的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是钱买不到的东西,只要我高兴,我连巴黎铁塔都可以买给你。”这些许诺,现在乍一听只显示出这个富家公子的顽劣。
电视剧《奋斗》里,男主陆涛亲爹是房地产富翁,后爹是政界大亨,然后凭借着这种“超能力”去奋斗,味道也全然变了。
“三观”在当今是个热词,越来越多人愿意以此标示自己的立场。其实,三观问题不仅仅只存在于过去的偶像剧放到如今的不合时宜中,在目前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电视剧作品,照样存在广泛讨论。
这些现代偶像剧人设貌似在变化,但多数又陷入旧有的套路,变成了翻版的玛丽苏。关于这些年偶像剧三观的争论似乎没有一个终点。
有一种争论是,在影视创作中,还原人性的灰色地带,还是满足观众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其实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在优秀的作品里本就是一体两面的。
当然,也需要警惕的是,批评的度一旦超过,三观就会成为一个群殴艺术作品的大棒。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