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制造业PMI为50.3% 创下自2016年7月以来新低
2018/03/15 | 阅读次数:5872 | 收藏本文
摘要:春节前后是制造业的传统生产淡季,企业普遍停工减产,市场活跃度减弱,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0.7%和51.0%,分别比上月回落2.8个和1.6个百分点。

解读
财新制造业PMI微升至51.6%
【本刊综合】3月1日公布的2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1.6%,较1月微升0.1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小幅改善。2月中国制造业产出保持增长,但增速处于小幅水平,较1月略有放缓。据受访厂商反映,新业务增加促使产量上升。在客户需求转强的背景下,新订单总量继续增长。虽然新出口订单增速放缓至三个月以来最低,但新订单总量的增速仍然超过1月。为节省成本,厂商继续压缩用工。2月用工指数降至三个月以来最高水平,但降幅仍属轻微。同时由于新订单增加,加剧了生产压力,导致制造业积压工作量继续攀升,但较1月已有所减缓。对未来一年的经营前景,业界信心度创11个月以来最高,原因是市况预期改善、新产品即将问世。2月制造业景气度较上月略有上升,中国经济韧性得到延续,往后看,3月开工季的需求回升力度,对于判断2018年中国经济的走向颇为关键。
消费行业表现活跃
【本刊综合】与制造业PMI回落趋势一致,2月份非制造业PMI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至54.4%,非制造业总体仍保持较高的景气水平。从具体行业来看,建筑业和以大宗商品批发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进入季节性淡季,相关商务活动指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调。但服务业运行相对稳定,特别是节日消费相关行业表现突出,零售、住宿餐饮和旅游等相关行业指数明显回升。数据显示,2月份,零售、餐饮、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电信、互联网软件以及旅游相关行业等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6%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年初PMI下降并不代表全年经济运行趋势,今年经济走势要看季节性因素减弱之后的反弹力度。部分工业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价格在春节假期后迅速上涨,可能表明春节假期过后需求回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经济平稳增长态势没有改变。
焦点
2月份制造业PMI降至近20个月低位
【本刊综合】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3%,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创下了2016年8月以来的新低。受此影响,2月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9%,相比上月回落了1.7个百分点。
制造业PMI的13个分项指标中,除了原材料库存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较1月有所上升外,其余11个指数全线回落;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0.7%和51.0%,分别比上月回落2.8和1.6个百分点。
受访专家一致认为,2月PMI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春节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从历史数据看,春节所在月份的PMI大多会出现一些调整,2月份该指数的回落属于正常波动。他表示,春节前后是制造业的传统生产淡季,企业普遍停工减产,市场活跃度减弱,这会使得生产活动减缓,需求增速放慢。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研究室张航燕认为,今年春节在2月16日,年前年后的影响整体都集中在了2月,因而数据下滑得要更为明显。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预测处处长陈中涛表示,生产指数下降,下拉综合指数PMI 0.7个百分点,是导致PMI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2月新订单、新出口订单、在手订单指数分别为51%、49%、44.9%,三个指数分别下降了1.6、0.5、0.5个百分点。张航燕表示,不同规模企业的PMI分化非常明显,大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比中小企业要好,一方面,在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背景下,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不如大型企业;另一方面,在信贷收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明显。据悉,2018年1月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依然高达15.31%。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