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建设天府绿道 重现《蜀川胜概图》
2018/03/05 | 作者 闵云霄 | 收藏本文
摘要:湖水旖旎,田园金黄。天鹅湖畔,有老人执竿垂钓,有稚子奔逐嬉闹。更多的人,则在锦城绿道悠闲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闲暇时光。

湖水旖旎,田园金黄。天鹅湖畔,有老人执竿垂钓,有稚子奔逐嬉闹。更多的人,则在锦城绿道悠闲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闲暇时光。
作为市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坐落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环城生态区天鹅湖示范段,即将修建成为天府绿道首期工程中的锦城绿道段。既有花又有田的天鹅湖公园又被称为“花田湿地”,它南起成龙立交、北至驿都大道,占地总面积1366亩。本着“基本农田保护、生态湿地示范、农耕文化体验”的功能定位,天鹅湖环城生态区在规划设计上充分保持了原生态环境,利用现有的农田、塘堰、沟渠,连塘成湖、连花成片、连禾成景。这样一来,市民漫步绿道便可感受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田园之美。
天府绿道是近年来成都市最大规模的绿道规划方案,也是一项惠民的重大工程,旨在让市民享受更多的绿色福祉。《凤凰周刊》记者获悉,成都全域将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以及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万公里以上。
“漫游田园、望山俯水”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建设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凤凰周刊》记者,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天府绿道将构建区域、城区、社区三级绿道网络体系。城区级绿道在城市各组团内部成网,与区域级绿道衔接;社区级绿道是与城区级绿道相衔接,串联社区内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馆、社区养老等设施,体现“绿满蓉城”的宜居品质。
截至记者发稿前,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已开工建设青龙湖景区、天鹅湖示范段和玉石示范段共计6.01平方公里区域,预计建成绿道(骑游道、步道)共计30公里,优化了城市功能,促进了绿色出行。下一步,将围绕“漫游田园、融入都市、拥抱森林、望山俯水”的绿道规划建设总体目标,打造体现龙泉驿特色的城市绿道。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将继续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要求,从时间上、空间上、标准上、管理上精准实施“森林绿道、湿地绿道、滨河绿道、车城绿道、环山绿道、古驿绿道、休闲绿道、滨水绿道、花果绿道、田园绿道”十大绿道,规划建设城市绿道1000公里,力争到2021年新建成城市绿道500公里。目前已启动驿马河公园、星光路和航天南北路等绿道示范段建设,新开工建设城市绿道100公里。
“规划建设天府绿道,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是筑巢引凤的重大支撑工程,是城市绿色发展的靓丽名片,是重大的惠民工程,也是推进‘东进’‘中优’战略落地落实的生态建设示范工程”, 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建设系统化、多元化、特色化、品质化的绿道体系,让城市形态更美丽、环境更宜人、交通更绿色、魅力更彰显。
重现《蜀川胜概图》
“目前,在全世界的城市中,就市域级别的绿道而言,天府绿道是最长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景观院总建筑师、副院长张静说。
按照《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方案》初稿,“天府绿道”以“一轴两山三环七道”为主体骨架将在全市铺开绿网,全面构建天府绿道体系。这个“庞大”的绿道系统,2025年将初步建成1920公里市域主干绿道体系,到2040年,市域绿道体系将全面成网。绿道建成后,将形成133平方公里生态公园、20平方公里生态水系、24平方公里城市森林、8条一级通风廊道,保护35.2平方公里基本农田,辐射周边千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天府绿道,为成都营造一个开放空间,一个具有传承性的天府公园,打造新时代的《蜀川胜概图》。它的设计借鉴了波士顿、新加坡的优秀案例。”张静表示。
《蜀川胜概图》是宋代著名绘画艺术珍品,相传为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名作,最为乾隆所欣赏,列“乾隆四美”之一。画卷所绘内容为宋代川峡四路(今四川、重庆)的著名山岳、河流、城池风貌,且对宋代的地理名称有详细标注。
将来,坐落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花田湿地”所在的天府绿道将会与白鹭湾、青龙湖连成一条线。“花田湿地”,一定会有一番别样的风景。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也正努力为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贡献龙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