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起潜艇出口攻势:在印度洋“推倒多米诺骨牌”
2018/02/15 | 朝日新闻 | 阅读次数:1373 | 收藏本文
摘要:一直在强化航母和潜艇能力的中国近年来开始出口潜艇。目前已经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泰国等三个印度洋沿岸国家决定购买中国的潜艇。越来越多的印度洋国家开始采购中国生产的潜艇。按照印度海军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好像推倒了潜艇多米诺骨牌”。
一直在强化航母和潜艇能力的中国近年来开始出口潜艇。目前已经有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泰国等三个印度洋沿岸国家决定购买中国的潜艇。越来越多的印度洋国家开始采购中国生产的潜艇。按照印度海军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好像推倒了潜艇多米诺骨牌”。
孟加拉国在2013年决定从中国购买两艘使用柴电动力的潜艇,并于2017年3月下水服役。泰国也在2017年4月决定购买一艘中国制造的元级潜艇,而且还有再追加购买2艘的计划。2015年曾经传出巴基斯坦有意购买8艘中国潜艇的消息,并在2016年得到中方的正式确认。
本世纪以来,中国海军正在从“近海防御”战略向着“远海护卫”战略转型。由于中国向该地区出口潜艇,相关国家为此开始建造能够让中国潜艇停靠的港口,还需完善专门的维修和补给设施。此外,潜艇潜航需要有关海底地形、敌方舰艇声音信息、声波传播海域的水文状况等海量数据,那些购买中国潜艇的国家需要来自中方教官和技术人员的支持。
孟加拉国多年来一直从中国购买小型武器、巡逻艇、护卫舰,所以采购中国潜艇对于该国来说面临的门槛很低。另一方面,据泰国政府消息人士透露,从中国采购的新造潜艇花费约135亿泰铢。泰国军方消息人士主张,由于周边国家都有潜艇,为了保持均势泰国也必须拥有潜艇。泰国官员就选择中国潜艇的理由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便宜很多”。
孟加拉国和泰国购买潜艇一事刺激到夹在它们中间的缅甸。就在泰国宣布采购计划后的当年5月,缅甸军方高层也向记者表达购买潜艇的意向,并透露说已经开始对艇员展开训练。看起来也极有可能采购中国潜艇。对中国来说,印度洋是联通中东和欧洲的海上大动脉,是“一带一路”构想中最重要的区域。潜艇的出口对中国海军来说也有很多好处,比如确保充足的停靠港口。同时,中国潜艇在各国的普及,“使得原本只能由本国获得的故障等方面的数据可以从更广泛的渠道获得,这将是提升潜艇性能的珍贵数据”。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