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厨房:赫鲁晓夫吃得清淡 普京不挑食
2018/02/05 | 俄罗斯连塔网 | 收藏本文
摘要:俄罗斯联邦警卫局日前推出了限量版新书《克里姆林宫·特殊厨房》,很快便销售一空。书中既收录了文件秘辛,还包括这一全国最神秘厨房执掌者的回忆文章。
俄罗斯联邦警卫局日前推出了限量版新书《克里姆林宫·特殊厨房》,很快便销售一空。书中既收录了文件秘辛,还包括这一全国最神秘厨房执掌者的回忆文章。作者之一谢尔盖·杰维亚托夫担任局长顾问,本身是历史学博士,从工作人员的讲述中,可以窥见苏联及俄罗斯领导人工作、生活及休息时的一些出人意料的细节。厨师的姓名属于首度公开,他们无一例外都有军衔。
特殊厨房并非20世纪的新产物。沙皇时代的御膳属于宫内大臣的主管范围,后者的职责包括执掌情报部门、负责皇帝及家眷安全。自1878年起,宫中开始对食物进行化学鉴定。若是皇帝在国内视察或是出访列国,通常会携带一些必需的食品。成本不在考量范围内,安全最为重要。
布尔什维克建立政权后,确保领导人的食物供应堪称最棘手的难题之一。1920年,为此专门在莫斯科郊外设立了戈尔基农场。不过,宴会长期被视为奢靡之风。直至20世纪30年代初,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各类会晤、庆典、早餐会、午宴、晚宴才被习以为常。30年代以及卫国战争期间,高加索餐尤其是格鲁吉亚菜系一直是克宫各类宴会当仁不让的主菜,霸气的胡椒浸白酒令外国贵宾倍感震撼。为克宫提供美味、健康尤其安全的餐食,成为情报部门的要务。自那时起,克宫厨房的所有厨师、服务生和其他人员皆有军衔,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1956-1983年主理克宫厨房的阿列夫京娜·克林娜曾服务过赫鲁晓夫。她回忆道:“他们一大家子住在这里,工作不少。孩子们最先醒来,大约7点,我需要在此之前将早餐准备就绪。瓦尼亚的身体比较弱,所以得单独为他做营养餐;而后,总书记的儿女们也纷纷起身;最后出现的是赫鲁晓夫本人。他早餐偏爱鸡肉饼加土豆泥,再配上点小油煎饼。香肠和奶酪也会随之摆上餐桌。他是喜欢美食之人,周末一定不能缺烘焙的面点,烤杏肉饼是他的心头好。有回我给全家做了一大盘苹果煎饼,但不了解总书记的习惯,即他的点心需要单独放入专门的带盖金属容器中,未想他一口气将整盘煎饼全吃光了。”
1965-1993年在克宫厨房担任首席指导的阿列克谢·萨利尼科夫透露:“赫鲁晓夫有专门订制的酒杯,我们将它放在药箱里,作为必要之物随身携带。它看上去跟宴会使用的水晶酒杯无异,其实杯底和杯壁都要厚得多。容量为30毫升而非通常的50毫升。赫鲁晓夫通常不会一饮而尽,只略抿一口。执政后期,赫鲁晓夫一直在减少宴会上的饮酒量。
总体来说,苏联及俄罗斯的历届领导人并非异域美食的拥趸,他们都忠于自己的俄罗斯胃。在吃方面最为挑剔的大概要属主管意识形态的苏斯洛夫,原因是罹患糖尿病。戈尔巴乔夫很喜欢吃烘焙的面点,但赖莎认为这会增肥,随后叫停。叶利钦虽然身形高大,其实饭量挺小,对炸土豆配蘑菇加洋葱情有独钟。现任总统普京在饮食上从不挑剔,崇尚简单。他上回邀请记者参观私厨还是6年前。他的早餐是奶渣加蜂蜜、鹌鹑蛋、甘蔗汁配辣根。当然,饮品不是他亲手榨取的,这都是克宫厨房的活。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