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大学用生物手段让电脑中毒
2017/09/25 | 《华尔街日报》 | 收藏本文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运用生物学手段使电脑感染恶意代码。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恶意软件存入合成DNA中,并演示了植入的代码如何损害连接着基因测序仪并对这段DNA进行分析的电脑。
研究人员表示,距离此类攻击成真大概还有数年之遥,他们还补充说,目前还未发现有黑客发动此类攻击的迹象。该实验让人们意识到,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技术高明的黑客很可能会利用这种新技术夺取电脑系统的控制权。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研究团队成员大仓河野表示:“(基因组学行业)和美国政府应当予以关注。”
这项实验是在2016年底和2017年进行的。8月17日,研究团队出席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安全研讨会,公布了研究成果。依靠这项技术,黑客可将数字信息存入合成DNA。研究人员认为,普通硬盘或闪存保存数据的时间只有短短数年,而且很容易损坏,而DNA保存数据的时间要长得多。这项新技术将电脑中二进制代码的1和0转换为A、C、G和T,这四个字母分别对应构成DNA的4种碱基:腺嘌呤、胞嘧啶、鸟嘌呤和胸腺嘧啶。
随着基因组学行业蓬勃发展,生产、测序合成DNA链的成本和时间大幅下降。总有一天,黑客会设法利用这些工具去攻击电脑系统的漏洞。书籍或视频等数据文件经过转换,可以存入合成DNA链中。只要用DNA测序仪对DNA链进行分析,就能提取这些数据。
这项技术也能让黑客在合成DNA中植入恶意软件。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是这么做的,他们将恶意代码植入合成DNA链,用它来攻击一台连接着基因测序仪、可读取DNA链信息的电脑。一旦电脑软件分析DNA序列,就会激活恶意软件,让植入该恶意软件的研究人员得以完全控制电脑。
从理论上说,黑客可以将含有恶意软件的合成DNA链放入溶液中,送到实验室做基因测序。控制对方的电脑后,黑客还可以发起其他攻击,例如诱导用户在无意中运行这些可执行代码,从而控制其他电脑。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表示,生产合成DNA的企业已经采取措施来防范人造病毒。但他们认为,目前业界尚未构建系统来防范包含电脑病毒的DNA链的合成。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