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选战正式打响
2017/03/15 | 作者 德国之声,节选/ 2017.03.01 | 收藏本文

林郑月娥于2月28日早上向选举事务处递交579份提名报名参选特首,晚上获选举主任裁定提名有效,她继曾俊华及胡国兴后,成为第三位特首候选人。另一名参选人叶刘淑仪选情告急,如要顺利入围,必须在最后一天内取得最少150张提名。
然而,叶刘淑仪手握的提名与入围门槛仍有一段距离,根据“专业议政”召集人公民党郭荣铿表示,“民主300+”选委在相继提名曾俊华及胡国兴后,只剩下约20张未提名票,民主派选委仍在考虑是否提名给叶刘淑仪。叶刘淑仪当天出席活动时表明会坚持至最后一刻。她感谢有民主选委愿意给她十多张提名,形容是“雪中送炭”,然而,她并不只差十多张票而已。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及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指出,理论上现仍有逾200名选委未表态,然而,要那些没有提名给林郑月娥的建制派投票予叶刘淑仪,难度极大。
蔡认为,叶刘淑仪要在极短时间内拿取足够票入围,机会相对甚微。这也意味着本届特首选举将成为“林郑、胡、曾”三家之争。
外界关注林郑月娥只提交579份提名,比预期的600至700提名票要少。虽然饮食界、商界第二界别、渔农界、体育小组、政协及乡议局全取提名,然而,在部分界别却有流失选票的情况,如金融界包括上海汇丰银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地产界李嘉诚父子亦没有提名。然而,较严重情况在工联会及劳工界别,60票当中仅得5票提名。
林郑月娥于报名前一天公布政纲,其中一项政策引起广泛讨论。林郑提出全面改组中央政策组,废除参与法定机构和政府委员会人事任命的权力。蔡子强认为,其应该是听取了相关不满,为了保障自己免大权旁落,决定改组中策组。此外,被外界形容为“梁振英2.0”的林郑月娥,急欲切割与梁的关系而改变负面形象。因此,改组中策组可视为是一个“削权”的举动。
随着特首选举提名结束,气氛进一步炽热。退休法官胡国兴于2月27日提交180份提名,与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先后正式获确认成为特首参选人。胡国兴180张提名票全部来自民主派阵营,但否认不获建制派支持,胡国兴表示参选初衷是为了要阻止特首梁振英连任,如今会以“百分之二百决心,阻止继承其路线的林郑月娥当选”。对于外界批评他参选会分薄曾俊华的票源的说法,胡认为,这些批评是对特首选举制度的误解,强调越多候选人入围,林郑就越难在第一轮投票以601票当选。
2月25日率先到选举事务处递交160份提名表格的曾俊华,在出席民主党刘慧卿网上节目时,被问到在投票阶段是否有信心。曾表示有信心,因为许多建制派选委是捆绑性提名,但投票阶段时因为在不记名的机制下,相信会按自己的意愿、凭良知去投票。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