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限制足球外援数量
2017/01/15 | 俄罗斯卫星网,节选/2016.12.27 | 收藏本文
中超联赛球队应在12月29日前对中国足协的倡议作出反应。迄今为止每支球队可以报名5名外援,其中至少一名是亚洲外援,即“4+1”,而现在足协建议外援不应超过4名,仍保留一名亚洲外援,即“3+1”。有关中超联赛的这一倡议是基于亚冠的经验,这是足协为此建议提出的一个理由。此建议出台的背景是,2016年初开始的转会窗口期间,球队聘请外国人的转会费高得惊人——至少要3.2亿美元,高于世界上任何一支球队聘请外援的费用。根据国际惯例,中国新的转会窗口要在2017年冠军赛开始前的12周开启。
各俱乐部的胃口或因国内另一力度不断加大的举措而减小,这就是应对资本外流全国战略框架内的对外汇开销的严控。它不仅影响到中国工业巨头的经济独立,而且还会降低银行在全球市场购买黄金的能力,不排除足协的倡议就是间接对该趋势的一种支持。
对此,俄罗斯远东研究所专家别尔格尔认为,降低外援名额或许是制止“洗钱”的措施之一。“转会期间一些教练和经理想趁机捞一把,这是世界足坛的共有趋势,中国也不例外。降低外援名额,有可能是一种防范措施。”
足球分析人士波格丹诺夫指出,中国足球俱乐部按全球市场价购买外援,有可能让足协有所担忧。“足协可能担心,花这样巨额资金,很快外援将占主导地位。当然“4+1”和“3+1”的差别不是很大,但其背后有可能是制止对这种购买的愿望。此外,这或许为本国球员开辟一条路,以便让他们同用巨资购买到的大师们一起快速成长起来。”
俄罗斯《足球》周刊主编弗多温指出,或许像俄罗斯一样,本国球迷想看到球场上有更多本国球员,不过现在开始改革似乎有点早。通常认为,先让外国球员吸引眼球,再逐渐让自己的球员替代外籍球员。但就上面这种情况而言,也可能是赞助商坚持能有更多本国球员,或者花较少的钱去购买外援。
根据2016年的中超联赛结果,在12名年度最佳前卫中,有11名是外援。外援踢进的137个球和传球实际上决定了大多数比赛的命运,许多评论家甚至称这是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比赛。
波格丹诺夫也持同样观点,但认为它不会影响中国的足球。他解释说,在中国球员和外国球员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差别。“中国足球还很年轻,只是近年来才开始迅猛发展。与本土球员相比,外籍球员看上去像是天外来客,也正因此才买了他们,好让他们进球、拿分,吸引更多的观众,给足球市场带来更多的收入。”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