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英黑海对峙事件: 英国为何大胆“碰瓷”俄罗斯?
2021/08/05 | 作者 刘嘉 | 收藏本文
不久前,英国和俄罗斯在黑海上演了一波对峙戏码——一艘英国驱逐舰驶入克里米亚海域,遭到俄罗斯开火警告,悻悻而去。虽说俄英近年来关系一直不好,但双方甚少陷入具体争端,英国此时大胆“挑衅”意图何在?
谜底或许藏在对峙之后遭曝光的那份50页的机密文件中。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有匿名人士于6月底在英国南部肯特郡一个公交站捡到英国国防部的机密文件,内容恰巧包括英方如何精心设计了与俄罗斯在黑海海域的交锋。
英国国防部在上述文件中将这次黑海任务描述为“无害地通过乌克兰领海”,以展示对乌克兰的支持。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中,俄罗斯靠军事干预把克里米亚收入囊中,并将其周围海域宣布为俄罗斯领土,但西方国家一直拒绝承认——双方在这个地点起摩擦,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英国让军舰通过这段争议海域,意在敲打俄罗斯,提醒后者西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依然坚定。这场对峙只是俄罗斯和西方对峙的一个小小缩影。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6月30日的直播连线中直白地称,美国也参与了其中,他非常希望“美国能够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单极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但在最新一轮回应中,英国仍在为黑海对峙事件辩护,还扬言要开航母前往南海。英国外交大臣拉布7月6日在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的听证会上称,“将英舰派往克里米亚近海,是英国海军合法航行的权利,从乌克兰水域到南中国海,我们都有权这样做。”
一次用心却失败的“碰瓷”
7月4日下午,在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大会上,英俄两国驻华大使分别就黑海对峙事件作出回应。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称“外界报道偏离事实,不符合实际情况”;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则强硬回应说,英国“不要自找麻烦,除非麻烦来找你”。
该事件发生在6月23日,当天俄罗斯国防部率先发布消息说,英国“保卫者”号驱逐舰越过俄罗斯边境线,侵入克里米亚共和国菲奥连特角附近的俄领海3公里。之后,一艘俄边防护卫舰开火警告,一架苏-24M飞机向“保卫者”号驱逐舰所在航线方向投掷炸弹警告。“保卫者”号随后驶离相关海域。
但英国政府和国防部否认了上述说法,他们称“保卫者”号没有遭遇开火警告,也没有侵犯俄罗斯领海,俄罗斯当时正在黑海进行射击训练——就在外界认为双方即将陷入无意义的口水战时,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一则视频“打脸”英国军方,证明俄方一艘巡逻舰确实开火示警,一架军机还在“保卫者”号航行路线上投下多枚炸弹。
“保卫者”号出现在克里米亚水域,英方宣称这是“显示其在国际水域内自由航行的权利“,表明英国不认同那段海域属于俄罗斯。这一做法激起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英国之后的表态似乎想将这件事低调处理,淡化敌对情绪。
但事情进展并不如英国所愿。当俄罗斯公布的视频戳破了英国的谎言后,BBC于6月27日进一步爆料称,其获得了揭发此次对峙内幕的机密文件。文件显示,英国国防部提前设想了俄罗斯对“保卫者”号驱逐舰巡航作出攻击性反应的可能性,还策划了与俄罗斯在黑海海域展开对抗的预案,可以说为了“碰瓷“用心良苦。
比如,行动过程中“保卫者”号驱逐舰上的武器被遮盖住,舰载直升机也被放回机库。“这么做是因为执行任务时,俄罗斯可能会激烈回应。”BBC报道称,英方官员还预先做了备案,并罗列了俄方从“安全和专业”到“不安全也不专业”的三种潜在反应。文件甚至考虑了一条替代路线,即让“保卫者”号远离有争议的海域,但文件指出,这或许会被俄罗斯描绘成“英国被吓跑”的证据。
这份机密文件证实,黑海对峙绝非偶然。BBC安全事务记者弗兰克·加德纳(Frank Gardner)分析称,有人认为黑海事件是英国皇家海军不必要的一次挑衅,也有人说这是一次合法行使海上航行权的操作。“然而,这可能是未来一场更大考验的彩排。”
“保卫者”号驱逐舰属于英国航母打击群的一部分,由“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率领。尽管该驱逐舰在黑海的行动中遭到俄罗斯的强力回应,英国外交大臣拉布7月6日依然表示,“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今年将如期前往南海。这也是其首次执行“全球部署”任务。
目前这支航母编队已经穿越苏伊士运河,抵达红海。按照英国之前公布的计划,它将在南海“向中国展示力量”。拉布称,他希望区域有关国家“不必为此紧张或焦虑”。
针对英国航母的“全球部署”行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回应说,中方希望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发展合作的意愿,不要采取使局势复杂化的举动。
英国挑衅俄罗斯,美国也有份儿
6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直播连线中被问及黑海“对峙”事件,在回答“世界当时是否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这一问题时,他说:“我不这么认为。”
普京直言,英方的行为是挑衅,美国人也参与其中。在英国军舰进入俄罗斯海域之前,当天早上7时30分,一架美国战略侦察机就从北约位于希腊的一个军用机场起飞了。美机试图记录下俄军队的回应行动,但俄军发出了俄方认为必要的“信息”。
俄罗斯边界若遭侵犯俄军必定回击、俄英对峙事件美国也有份儿——这是俄罗斯官方在评价这一事件时的“统一口径”。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7月6日表示,莫斯科准备使用武力来抵御威胁。“对于挑衅者,必须尽可能直截了当……明确表明为什么他们下次最好把挑衅放在一边,远离那个区域,因为他们会被盯上。”
在普京公开指责美国之前,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作过类似表态。她在6月24日称,“保卫者”号当时一直在黑海西北部海域,为美军指挥下的“海上微风-2021”演习做准备。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果没得到美国的批准,“保卫者”号驶入“俄罗斯领海”的行动是不会被开绿灯的。
2021年6月23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的视频图片显示,从一架俄罗斯军用飞机上拍摄的英国皇家海军“保卫者”号驱逐舰。
扎哈罗娃指责说,“海上微风-2021”的目的之一是在靠近俄罗斯边界地区从事挑衅性活动,以激发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的回应,从而无休止地破坏俄罗斯边界附近地区的稳定;其次是将美国及北约的各类武器和装备转移到乌克兰境内。
6月早些时候,美国和乌克兰等国公布了“海上微风-2021”军演安排,来自32个国家的约5000人、30艘船及40架飞机参加此次军演,从6月28日一直持续至7月10日。乌克兰海军指挥官在开幕式上表示,演习会就维持乌克兰地区稳定与和平发出有力讯息。
可以说,本次军演的矛头正是指向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海上通道,黑海对欧洲安全和海上贸易扮演着重要角色。过去几十年中,黑海一直是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产生最严重裂痕的中心。
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亲俄的乌政府被亲西方的新政府取而代之,促使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出现变局。莫斯科低调派出军队以保护俄罗斯在当地的利益,其中包括黑海舰队位于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的重要战略总部。
随着乌克兰东部地区爆发愈演愈烈的分裂运动,加上克里米亚通过公投“脱乌入俄”,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极速恶化。俄罗斯靠军事干预把克里米亚收入囊中,并将其周围海域宣布为俄罗斯领土。西方各国则继续视克里米亚为乌克兰的一部分,不承认俄罗斯对黑海相关海域的主权要求。由此,黑海再度成为一个地缘政治博弈的焦点。
莫斯科方面认为,北约军队在自家门前举行军演是一种挑衅行为,在俄英黑海“对峙”事件发生前就一直敦促美方放弃军演计划。6月28日,俄罗斯再次表示,以“海上微风-2021”的演习规模及侵略性而言,难对黑海地区和平有贡献。
为回应北约黑海军演,俄军启动了防空演习。据俄黑海舰队6月29日消息,参与演习的约有20架战斗机、直升机及导弹系统,北约及他国战舰的动向受到密切监视。另据俄罗斯国防部在推特上更新的动态,俄罗斯黑海舰队也于同期在克里米亚海域进行火炮射击演习等项目。
英俄谍战背后:伦敦已沦为“伦敦格勒”?
英俄军舰在克里米亚水域发生摩擦后,之所以有民众会在提问普京时说出“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双方均使用了重型军事装备。加上英国国防部涉密文件的出现,让该事件变得“谍影重重”,引发外界极大关注。
据BBC爆料,有匿名人士在肯特郡一个公交站发现了一堆湿漉漉的国防部涉密文件,里面包含的机密信息从英国如何一手策划了黑海对峙事件,到英国可能在阿富汗继续留驻的计划,以及拜登上台后对华政策等高度敏感内容。
BBC称,这份文件据信来自于英国国防部某个高级官员办公室,但“一份文件同时涵盖如此广泛而重要的领域,非常少见,因此对英国国防部来说是一个严重而尴尬的事件”。
如此敏感文件为何会出现在公交站台,还被人捡到交到媒体手中大肆传播?
英国国防部证实,此前有雇员报告丢失了机密文件,已对此事启动调查。国防部的原话是,正在调查“一位民众捡到国防敏感材料的事件”,间接确认了文件的真实性。
英国称要调查泄密源头,俄罗斯那边却暗示,这是英国分散注意力的笨拙尝试。6月27日,扎哈罗娃在社交软件上嘲笑这一事件说:“事实上,伦敦再次做出了挑衅行为,接着又用一堆谎言来掩盖它。‘007’特工们已经不是从前的样子了。”她认为,英国先是在黑海“碰瓷”俄罗斯碰了一鼻子灰,后故意放出所谓机密文件为自己找台阶下,手段实在不高明。
可以说,英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谍战从未停止,近些年来愈演愈烈。
新冠疫情期间,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指控一个名为“APT29”的俄罗斯黑客组织从事间谍活动,并称该组织隶属于俄罗斯情报部门。根据该中心报告,“APT29”的目标是牛津大学为研制新冠疫苗而进行的研究,克里姆林宫否认了这些指控,并强调俄罗斯不会参与此类行动。
2019年英国大选期间,俄罗斯被英方指责以非法方式获取英国政府的机密文件,并将其发布在互联网上以影响舆论,达到干预该国选举进程的作用。俄罗斯方面同样否认了上述指控,并要求英国拿出实质证据。
近年来最著名的俄英谍战剧当数2018年的前俄罗斯间谍中毒案。当时定居英国的前俄罗斯情报人员谢尔盖·斯克里帕尔和女儿因中毒昏迷倒地,英国调查人员发现他所中之毒是一种可追溯至苏联时期的军用级神经毒剂“诺维乔克”,且行动人员可能是俄军事情报局的官员。此后,西方掀起了一场与俄罗斯互相驱逐外交官的运动,规模之大甚于冷战时期。
更早些时候,俄罗斯流亡大亨别列佐夫斯基2013年被发现死于伦敦寓所的浴室里,当时鉴定为自杀。但英国《每日电讯报》警告说,“如果不是‘007’小说,就是新冷战”。
无独有偶,2006年前俄罗斯情报人员利特维年科因放射性物质中毒身亡,此前他在伦敦一家宾馆与两名俄罗斯特工喝茶,之后身体开始出现不适。
去年7月,英国议会情报和安全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指控俄罗斯多年来在英国进行了一系列网络袭击、散布虚假信息以及干预政治的活动。然而,英国情报机构却对上述情况“视而不见”。报告提出批评说,英国政府不重视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导致俄罗斯干预英国政治已经变成“新常态”,伦敦已经沦为“伦敦格勒”。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