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围攻: 素媛案原型赵斗淳出狱
2021/01/15 | 作者 关珺冉 | 收藏本文
他还是出狱了,在她20岁的时候。
68岁的赵斗淳头发花白,戴着鸭舌帽和口罩,身穿深绿色羽绒服,从韩国首尔南方监狱走了出来。他在观察所门口止步,向在场民众鞠了两个躬,对现场抛来的“你真心好好反省了吗”并未作答,反而手背在后方,显示出一副傲慢姿态。
2020年12月12日,韩国安山市,赵斗淳在警察的护送下回到家中。上百人聚集在他家周围,诅咒声和谩骂声不绝于耳。
就连赵斗淳当天穿的同款羽绒服也遭到抵制,以至于羽绒服公司不得不发声明恳请媒体“在报道时裁掉LOGO或打上马赛克”。
2008年,时年56岁的赵斗淳性侵、殴打、绑架了8岁的小学生娜英(化名),致其终身残疾。这起案件被改编为韩国电影《素媛》,因而也被称为“素媛案”。
作为影片原型,赵斗淳的出狱搅动了整个韩国社会,所有人都参与到“恶魔出狱”的话题中来。由于大量警力驻扎在赵斗淳家门口,附近居民的生活被严重打扰。网红主播趁机来到现场直播求打赏,网上甚至卖起带有赵斗淳头像的T恤。这场风波中,人们似乎正义凛然地站在了“恶”的对立面。
整个韩国社会都弥漫着恐惧
韩国民众对赵斗淳的愤怒与恐惧积蓄了12年,这是因为他的作案手段残忍至极。
2008年的一个冬晨,当赵斗淳实施完殴打性侵后,为了消灭证据,他将大量自来水灌入娜英的身体里,接着用树枝和条状物捅入,并将她抛弃在小河边。娜英的面部被严重打伤,全身多处骨折,下体被摧残感染,子宫大面积受损,大部分大肠裸露在外,后半生要依靠人工肛门和粪袋过活。
据赵斗淳的狱友透露,他在狱中一直坚持锻炼,1小时能轻松做1000个俯卧撑。“赵斗淳多次表现出过度的性欲,曾多次和别人说监控摄像头的电波声能让他感到兴奋。”这名狱友说。
在狱中,赵斗淳还接受了700个小时的心理治疗,医生得出的结论是:再次犯罪的可能性极大。经过韩国京畿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人员评估,他再犯的可能性高达76%。韩国法务部2018年也为赵斗淳做过心理鉴定,显示他属于“再犯危险群体”。
出狱一周以来,赵斗淳会在熄灯后打开手电筒观察屋外的抗议者,这个细节被直播画面拍下。他淡定地在黑暗中观察着人们的叫骂,足足1分钟。
更令人恐惧的是,赵斗淳多次表示想与娜英见面。娜英如今20岁,至今无法自由活动。而她的家距离赵斗淳家只有1公里。
“我女儿得知赵斗淳计划返回安山时泪流满面。12年来她第一次这样。我们都和她一起哭。”娜英的父亲告诉韩联社,“赵斗淳获释回家令我愤怒。如果他有丝毫悔改,就不会决定回到这里。”
娜英的父亲曾经心酸地说:“为什么颠沛流离的总是受害者呢?社会还保护罪犯的人权,被害人反而活得像罪人一样,东躲西藏。”不过在赵斗淳出狱前一个月,他向媒体透露,在收到爱心人士的捐赠2亿韩元(折合119万元人民币)后,决定搬家。
除了受害者及其家人,整个韩国社会都弥漫着对赵斗淳的恐惧。
办案警察拒绝接受采访,只是说:“那件事太可怕了,我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为此案工作过。”赵斗淳家附近的居民情绪激动,不少人产生了搬家的念头。在推特上,韩国网友讨论起对待这种罪犯应当使用的自卫武器,电击枪、防狼喷雾、毛衣钢针和坚笔被认为最有效。
考虑到民间的情绪,韩国政府在赵斗淳的老家安山市加装了4000个摄像头,还使用机动巡逻队执勤,对他进行24小时一对一监视。政府亦将原本2名监督员增加至4名,号称将对他进行改善性意识的培训。
韩国法院于2020年12月15日裁定,禁止赵斗淳在7年之内过度饮酒。他必须保证血液酒精浓度在0.03%以下,这意味着每天只能喝两杯烧酒。此外,他必须在7年之内佩戴电子镣铐,并禁止夜间(晚9点至次日6点)外出;也不允许他靠近中小学校、儿童福利机构、儿童公园和游玩操场。
安山市还安装了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铃”,可以在没有网络和手机的情况下一键报警,优先适用对象是包括独居者、女性及老人在内的3000户家庭。据悉,赵斗淳住所周边的一所小学已向所有学生分发了安全哨。
即便如此,仍有专家认为,对于那些嗜酒的人,只喝少量的酒就可能很危险。这是因为在此前案件的判决中,他多次以“喝酒后身心失常”为由而获得减刑。
全民围攻谩骂,网络日夜直播
赵斗淳还没出狱,他的住所就成为网红打卡地。
2020年12月12日凌晨6时许,上百人聚集在赵斗淳住所附近,等待他的出现。当他抵达时,人们包围了他的车辆,有人甚至跳上车顶猛踩。诅咒声和谩骂声不绝于耳:“判他死刑”“化学阉割赵斗淳”“杀了这个混蛋”“驱逐出境!”
为了防止赵斗淳在归家途中发生意外,警方专门调集警力维持秩序,在距离他家十多米之处设置了特别治安中心和防盗用监控摄像头。
但防不胜防。当他踏入家门时,有人向他扔鸡蛋。还有人关掉他家的煤气阀门。一名17岁少年顺着燃气管道想进入他家,因涉嫌非法入侵住宅未遂,被警方逮捕。连他的房东也是最近才得知是赵斗淳妻子租了房子,据说已经让他们搬走。
“请大家多点击订阅,我就闯进赵斗淳家里把他拖出来!”网络主播们举起手机,争相发布耸动内容,开始赚起打赏钱。
为了制造刺激猎奇的画面,有人脱掉衣服冲向监管赵斗淳的警察们;有人专门给赵斗淳点了炸酱面外卖,让快递员送过去;还有人为了占据有利拍摄角度而大打出手。
YouTube上的类似视频有40多个,发布自赵斗淳住所附近的美容院、洗衣店、小学乃至初中。周边行人也并未打码,直接暴露在直播镜头中。
根据京畿道安山市警察局的说法,自从赵斗淳出狱以来,已经有150多位主播来这里做过直播。“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在大吼大叫,甚至深夜鸣笛,极大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这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有人朝着这群主播们怒喊道:“12年前你们干吗去了?你们靠这个让粉丝和访问量增加,不就是为了钱吗?”
警方接连接到举报,不得不对赵斗淳住所附近进行出入管制。安山市政府呼吁媒体和网络主播们“手下留情”,不要打扰这里的居民,因为“他们的焦虑感已经很重了”。
有服装设计师设计了一款印有赵斗淳头像的连帽衫,上面写着“不要忘记赵斗淳”。有网友讽刺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伟人呢!”随后这名服装设计师道歉说,会严肃对待此事,自己原本打算把卖衣服所得的钱全部捐给受害者。
2020年12月12日,韩国首尔南方监狱前,抗议者们躺在马路上反对释放赵斗淳。
韩国《中央日报》形容,YouTube和社交网络上充斥着沾满铜臭味的愤怒。
一时间,所有人仿佛都站在了“恶”的对立面上。他们出于各自的动机挑动着社会神经,发起舆论的声讨,但他们与“恶”的距离又有多远?
应警惕走向另一个极端
自2017年以来,大约有100万人在网上签署了请愿书,反对释放赵斗淳,但并未成功。
即便如此,“素媛案”依旧推动了韩国司法的进步——韩国不仅修改了相关犯罪的法定刑,对醉酒人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反思,还完善了再犯可能性评估及出狱后的监控制度。
2019年4月24日,韩国MBC电视台在晚间节目《真实探索队》中首度公开了赵斗淳的长相。节目组表示,为了让全社会提高警惕,决定公开他的长相,“经过反复考虑,并认为国民安全大于罪犯的肖像权”。
一年后的4月16日,《赵斗淳法》得以生效。该法律规定,特定的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必须佩戴电子镣铐,以防止再犯。具体来说,对罪犯先实施6个月24小时全日监管,之后再由相关委员会决定是否继续,总监视时间不超过7年。
“12年的判罚的确是一种‘罪刑失衡’。”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赵军向《凤凰周刊》评价说,但监控是一个动态过程,7年是考量过成本的。“等时间期限到了,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评判。”
未来值得警惕的是,韩国社会是否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社交媒体上,每天充斥着大量关于“杀死赵斗淳”的留言:“明明一颗子弹可以解决的事情,政府耗尽无数人力物力财力,让受害者付出极大牺牲?”甚至有网友建议说,不如把赵斗淳送去中国,“因为在中国一定是死刑”。
“法律术语的标签溢出效应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赵军认为,就当下舆论氛围来说,一旦被贴上“未成年人性侵”的标签,似乎就一定得判处很重的刑罚才能实现正义。但事实上,这当中会出现复杂多样、差异极大的情况,“例如,如果对未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强奸犯判处死刑,是不是有可能促成罪犯一不做二不休而选择杀人灭口?”
“由舆论推动的法治建构,具有促成社会进步的正面价值,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赵军提醒说,“混杂着社会治理实际需求与盲目情感冲动的舆论诉求,有其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对其中所蕴含的激进化、极端化倾向,主流社会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