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联合抗疫树立样板, 未来利益与矛盾共存
2021/01/05 | 作者 梁云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 收藏本文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亚洲各国在不同阶段交出了不错的“抗疫成绩单”,世界卫生组织(WHO)一度呼吁欧洲和北美应效仿亚洲国家。
新冠疫情暴发后,日本和韩国起初防疫取得过一定成效,但近来反弹趋势加剧,到了2020年12月中旬,两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均出现新高。日本大阪、北海道等地面临医护人员短缺问题;韩国首尔周边疫情日趋严重,政府要求扩大检测追踪。
但相比欧美国家,东北亚地区的疫情总体来说得到了较好控制,尤当中日韩三国合作抗击疫情,这一区域经济活力正在逐步恢复中。而在2021年,最先受到疫情冲击的亚洲将率先迎来经济复苏潮。
与此同时,东北亚局势这一年来出现不小的变动。2020年8月安倍晋三因病辞去日本首相一职,菅义伟接任首相,日本政坛步入后安倍时代。日韩关系自2019年全面恶化后逐步重启接触,朝韩关系则受疫情影响陷入停滞状态,朝鲜一边因防范疫情而封锁边境,一边找机会吸引国际关注。
经贸合作方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使得中日韩三国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经贸合作,并将助力中日韩自贸协定早日达成。
日韩疫情反弹趋势加剧
疫情暴发时,日本政府起初以建议性口吻向民众提出防疫政策,在集体主义文化盛行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戴起口罩、减少外出聚餐,取得了一定效果。日本防疫总体采取中间模式,既考虑疫情防控,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两者结合的范例之一。
受疫情影响,3月国际奥委会发布消息,宣布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办;4月日本发布“紧急事态宣言”,将对象区域扩大至全国范围,期限也一再延长。6月末疫情再度袭来,随后第二波疫情达到高峰。而当菅义伟9月正式出任首相后,日本疫情趋于稳定。正当政府开始讨论重振经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