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自动化 抢走工作?
2020/11/25 | 作者 《经济学人》 | 收藏本文
很多评论家把工作的未来描绘得一片黯淡。自动化将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逐渐淘汰高薪白领工作。劳动力会分为有限的技术专家精英和大量从事低技能、无保障工作的“朝不保夕族”。
但正如加里·哈梅尔和米歇尔·扎尼尼这两位管理顾问所言,其实不一定非要这样。他们的新书《人本主义》的书名有多讨厌,内容就有多乐观。在作者设想的世界里,低技能工作可以得到提升——前提是给予员工发挥主动性、转变工作方式的机会。他们写道,“造成一份工作低技能的既不是所需的工作性质,也不是要求具备的资质,而是执行任务的人是否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
只有管理者放松集权倾向,将权力下放给各个业务部门时,这一目标才能实现。除了丰田和奈飞这两个明显的例外,很少有公司会采纳这种做法。在这个变化无情、挑战空前的世界里,作者认为,需要有弹性、有胆量的组织。书中指出,遗憾的是,大多数组织因官僚主义而不堪重负,显得迟钝和胆怯。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和受规则束缚的管理制度是一种负担。它们压制了创造力,扼杀了主动性。“作为领导者、员工、投资者和公民,我们应该有更好的选择。我们需要的组织是大胆的、具有创业精神的、像变革本身一样灵活的。因此才有了这本书。”在十多年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人本主义》详细描绘了创建组织的蓝图。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