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回暖彰显经济韧性
2020/11/05 | 作者 新加坡《联合早报》 | 收藏本文
9月26日到10月5日,北京车展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以实体方式闪亮登场、一些中国城市的奢侈品店出现“抢购潮”以及中国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展现的旅游热度等体现了中国消费正在回暖,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从日内瓦到纽约、从底特律到巴黎,几个老派的国际主要车展今年全因疫情而取消,其中底特律车展的会场还改造成临时医院。这些车展的让道,使北京车展成了一枝独秀。国际车商纷纷将跑车、多功能车、轿车等送到北京车展,瞄准的是中国消费者。
网络搜索数据也显示,北京车展引起了关注热度。百度搜索大数据显示,北京车展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在靠近车展的7天环比搜索量大涨327%。90后和80后是最关注北京车展的群体,反映出三四十岁的青年高于其他年龄层的旺盛购车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是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之后,2020年的首次单月增速正增长。
其中,奢侈品消费率先回暖,而且被视为过去几个月来中国消费复苏的急先锋、主力军。这背后一大原因相信是新冠疫情导致出国旅游及代购受限,原本在欧洲、纽约等名牌店“买买买”的中国中产与富裕阶层转而在国内挥洒购物热情,带动了国内购买风气。
一些中国城市的奢侈品店更出现“抢购潮”。而在“十一”黄金周,在中国疫情受控的背景下,人们抑制了多时的旅游欲望,集中在中国境内爆发。按照携程网的“国庆黄金周旅行热力地图”,截至9月中旬,国庆期间主要航线的预订量环比增长已超过200%;火车票出票量出现明显增长,部分热门线路一票难求。
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经济复苏有牢固基础、中产与富裕阶层的消费底气足。面对这些数据,国外奢侈品专卖店与旅游业者也许要更加怀念中国消费者和游客。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与中国切割,降低中外经贸与人员往来,在商业上恐怕不是好主意。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