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纪事—— 《柯札克犹太隔离区日记》
2020/09/25 | 作者 《联合早报》 | 收藏本文
二战期间,感人的人与事很多,《柯札克犹太隔离区日记》的作者雅努什·柯札克便是其一。
波兰犹太裔的柯札克是小儿科医生、作家、教育家、社会运动者,也是犹太孤儿院院长,一生为儿童人权与教育付出心力,留下多部关于教育的书籍,被誉为“波兰儿童人权之父”。1989年联合国制定的《儿童权利公约》受到柯札克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
二战爆发,纳粹占领波兰,还划出犹太隔离区。在当时,柯札克为了与孤儿院200个孩子一起迁入犹太隔离区,婉拒了外界的救援,誓死要与孩子们共生死。在许多人眼里,柯札克的行为并非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更是勇者的象征。
柯札克19世纪末出生于波兰华沙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但由于从小目睹贫民窟儿童的困境,他很早便开始关注儿童权益。在柯札克的少年时代,家道中落,他开始以家教养家,并开始发表有关儿童教育的文章;从华沙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柯札克被征召到日俄战争前线做军医,这使他更是体会到战乱给孩童带来的痛苦。
《柯札克犹太隔离区日记》,除了收录柯札克离世前三个月写下的日记,也包括他人生最后三年随笔记下的文字。他也在文字中回溯自己的一生,回忆自己的童年、青少年岁月。柯札克写道:“我活着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爱我、赞叹我,而是为了行动,为了去爱。不是我周遭的环境有义务要帮助我,而是我有义务去照顾这个世界。”
相关报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