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增多致更多学生近视
2020/09/25 | 拉美社 | 收藏本文
中国教育部8月27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由于受疫情影响,近半年在线学习时间大幅增加,中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生近视率增加8.2%,高中生近视率增加了3.8%。
面对这个问题,教育部表示将采取措施控制在线学习时长,原则上要求小学不超过两小时,初中不超过3小时,高中不超过4小时。
此外,教育部表示将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在新的文件里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在课外也要每天有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
之前的研究表明,近视率在中国呈持续上升趋势,发生年龄日益提前,并且产生了相关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在青少年中。
根据此前的统计数据,中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高达53.6%。高度近视很容易产生各种眼睛疾病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永久性失明。专家列举了导致近视发生率增加的因素,其中包括各种不良习惯,例如盯着近处看超过40分钟等。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8日发表的题为《网课增多导致更多中国学生近视》的报道,新冠疫情期间在线课程增多,可能对学生视力造成伤害。
分析小学生近视率上升最快的原因时,中国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说,这是因为高中的基数已经很高了,初中基数也很高,上升的空间较小。
报道称中国教育部通过在线教学时长、网游或其他与学习无关时长、户外体育锻炼时长、书桌高度及照明条件等多个维度分别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每天以上课为目的的用眼时长不超过1小时的近视增长率为45.8%,1小时至2.5小时的近视增长率为49.3%,超过4小时近视增长率为76.7%。另外,非学习目的观看电子产品的近视增长率,与上述数据基本一致。
中国教育部下一步将就此采取多方面措施,包括要求各校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控制在线学习的时长等。
此外,青少年近视率将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今年底开始,教育部就将对照上一年各地近视情况和今年的近视情况,对各地工作进行评估评价。
相关报道
评论